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汉江丹江口水库,北至京津,已全线通水。该工程干渠采用立交或涵洞式跨越沿线河流,其原因是
A.减小工程量,降低造价 | B.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
C.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 | D.保障工程供水水质 |
阅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正式获批,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材料二“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联系强度与方向”图
(1)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联系的主要特征及成因。
(2)探讨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下题: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 | B.汽车产业 |
C.石化工业 | D.钢铁工业 |
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 | B.技术密集型工业 |
C.原料指向型工业 | D.资金密集型工业 |
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 | B.技术 | C.交通运输 | D.原料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民胜利渠于1952年建成,连接河南省武陟和新乡,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引黄水利工程,主要承担灌溉和向城市供水的任务。
(1)说明人民胜利渠修建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在利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肉牛产业起步较早,而现代食品冷链技术又促进了肉牛产业的发展。下图为肉牛产业链示意图。
(2)分析河南发展现代肉牛产业的有利条件。
“焦作现象”是指河南焦作市以发展自然山水旅游代替日益枯竭的煤炭资源开发,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并取得成功的现象。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阐述“焦作现象”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
“十一五”时期,河南省政府提出“加快河南省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大力推进快速铁路路网建设”的发展目标。
(4)读河南省快速铁路规划示意图,描述图中快速铁路的分布特点,并说明河南省发展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有利条件。
选择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江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汉中冬季温暖、多晴天、风力弱),是我国中部地区水质最好的大河。“引汉济渭”是陕西省投资规模最大的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主要采用隧洞引水方式,需要开凿出64.9公里长、直径为7米的山脉隧道隧洞。
材料二 目前,陕西境内已拥有两个飞机制造厂。2015年5月“中俄苏霍伊商用飞机项目”又落户陕西西咸新区,以西咸新区为中心拓展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市场。
材料三 我国部分区域图及“西咸新区”规划示意图。
(1)分析汉中冬季天气特征的成因。
(2)分析苏霍伊商用飞机项目落户西咸新区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西咸新区打造“生态田园新城”应该采取哪些举措?
(4)对于“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说出你的观点并阐明理由。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一环六放射”的高速路网交通一体化体系为依托,打造l 小时都市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京津冀三方目前产业结构既雷同又竞争,没有形成互补的格局,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天津应着重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A.机械制造业 | B.传统服务业 |
C.创意文化产业 | D.石油资源的开发 |
京津冀高速路网一体化,目的是
①提高运输效率 ②增加运输方式多样性 ③加强城际联系 ④促进城市群互动发展 ⑤各城市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③④ | D.①④⑤ |
下图示意我国某家电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四个阶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公司在I、II阶段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A.降低生产成本 | B.树立品牌形象 |
C.降低运输成本 | D.开拓国际市场 |
该公司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可以
A.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 B.利用当地丰富的原料 |
C.降低成本,便于产品销售 | D.实现全球分散经营 |
材料一:俄罗斯政府于2014年12月1日宣布,放弃经保加利亚通往欧洲的“南溪”天然气管道建设。原本俄罗斯的天然气将通过铺设的“南溪”管道输往南欧。该管线从俄罗斯南部穿过黑海海底至保加利亚后,穿越巴尔干半岛经希腊通往意大利南部。“南溪”天然气管道的设计线路绕过了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最大中转国乌克兰,以期实现欧洲能源供应渠道的多样化。
材料二:石油城克拉玛依市地处交通要冲,区位优势明显,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结合材料,结合上图回答问题。
克拉玛依基本气候情况(据1971-2000年资料统计)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平均温度(℃) |
-15.4 |
-11.7 |
0.1 |
13.0 |
20.2 |
25.9 |
27.9 |
26.0 |
19.6 |
9.9 |
-1.3 |
-11.0 |
平均降水量(毫米) |
4.2 |
2.1 |
3.6 |
6.6 |
16.3 |
13.1 |
20.2 |
15.1 |
7.4 |
5.6 |
6.1 |
5.3 |
(1)简述A湖南咸北淡的原因。
(2)分析克拉玛依地区的气候特征。
(3)根据图中信息,比较B、C的降水量,并分析两地降水的共同原因。
(4)结合图文材料,试分析原本俄罗斯“南溪”管道建设施工困难的主要地理原因。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1)~(5)题。
材料一: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图)
材料二:河北某山区A—B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2014年4月,唐山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获批,该项目的远期目标旨在形成“海水淡化——浓盐水综合利用——盐化工业”的循环经济体系。目前,海水淡化项目一期工程已竣工投产。
材料四:有近30万“北漂”每天往返于北京与“睡城”燕郊之间。近年来,北京许多科研机构和某些制造业迁至燕郊,燕郊借此加快建设“创业燕郊”的步伐。
(1)判断材料二图中①、②、③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高危区 ,图示地区泥石流发生概率比较高的季节是 。(4分)
(2)简析河北省冬小麦生产中有“瑞雪兆丰年”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
(3)说出曹妃甸海水淡化项目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意义。
(4)近年来,河北省产业升级困难重重。简述河北省产业升级困难的主要原因。
(5)简述“创业燕郊”对缓解北京城市环境问题的作用。
下图为美国的阿拉斯加州简图。该州普拉德霍湾的石油通过管道运到瓦尔迪兹港口,再经海洋运输到美国本土炼油厂。该州捕鱼产量占全美一半以上,近年来许多鱼产品的加工都转移到了中国。该州政府还与中国政府达成了协议,共同签发鱼类出口质量证书。阅读图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阿拉斯加州采用管道而不是铁路或海洋运输将石油运到瓦尔迪兹港口的主要原因是
A.州内铁路数量少,客运压力大 |
B.沿海地区风高浪大,海运安全性差 |
C.管道运输运量大,灵活性强 |
D.石油产地沿海结冰期长,可通航时间短 |
我国承接阿拉斯加州鱼产品加工业的优势不包括
A.海产品研发技术水平高 | B.对海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 |
C.海产品加工成本相对较低 | D.政府政策的支持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2015年两会期间甲省代表提出了将该省中西部地区打造成京津冀地区产业向外转移最佳承接地的建议。
材料三:乙地是我国著名的北极村。位于大兴安岭北坡、黑龙江南岸的山中峡谷地带,滨江靠山,夏季多雾。
(1)说明甲省中西部地区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分析夏季乙地多雾的原因。
(3)简述图中水稻主要种植区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开工黄金水道治理、沿江码头口岸等重大项目,构筑综合立体大通道,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引导产业由东向西梯度转移。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4月28日,李克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建设长江经济带: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专家预测,到2020年前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
材料二: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位置示意图。
(1)图示区域典型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包括南昌、长沙和___ __ 三市为核心的城市群。
(2)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过程中,在上游地区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安徽皖江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该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4)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又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简析“黄金水道”的价值。
(5)武汉由于夏季较长时间高温高湿、风力微弱,闷热难熬,成为我国夏季“火炉”之一。简述武汉成为“火炉”的原因。(6分)
利用产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来研究产业发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下图示意2000年、2009年长三角城市到上海的距离与主要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Ⅰ、Ⅱ、Ⅲ制造业分别是
A.纺织服装、钢铁冶金、通信设备 |
B.纺织服装、通信设备、钢铁冶金 |
C.钢铁冶金、纺织服装、通信设备 |
D.通信设备、钢铁冶金、纺织服装 |
关于长三角产业就业密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较于Ⅰ,近年Ⅲ产业发展更快 |
B.较于Ⅱ,近年Ⅲ产业发展更快 |
C.较于Ⅱ,Ⅰ产业扩散空间范围大 |
D.较于Ⅲ,Ⅰ产业扩散空间范围大 |
对Ⅱ产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市场 | B.交通 | C.地租 | D.技术 |
2012年6月15日,中国首个总部经济共享服务中心在上海浦东成立,落户浦东的企业总部将通过此平台享有海关、检验检疫、工商等14项试点改革措施。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数据显示,2012年的前5个月,浦东新区新引进国内外总部26家,其中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3家,央企、民企总部和区域总部13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浦东形成投资总额1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超过1 500亿元人民币,年税收1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规模,且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按照浦东新区的计划,“十二五”期间,浦东还计划每年新增总部企业40家,5年合计新增200家左右,较“十一五”期间增长100%。
材料二 上海已成为我国内地“总部经济” 外资企业落户最多的城市。
|
截至2006年底 |
到2010年 |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
154家 |
200家 |
外资投资性公司 |
150家 |
180家 |
外资研发中心 |
196家 |
230家 |
上海“总部经济”外资企业总数 |
500家 |
610家 |
材料三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的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状态。
(1)上海“总部经济”外资企业的主要形式中________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
(2)上海成为我国内地“总部经济”企业落户最多的城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根据“总部经济”理论,欠发达地区如能跻身“总部经济”功能链的制造基地环节,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产生哪些重要而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