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环渤海经济区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读下图回答问题。

(1)水资源短缺成为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分析3-5月的环渤海地区缺水严重的原因。
(2)1992年以“摩托罗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落户天津,分析天津吸引外资企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3)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渤海地区的竞争优势下降,跨国公司纷纷将投资转向东南亚等地区,说出环渤海地区失去了哪些竞争优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左图为 1995——2010 年河南省三大产业的产出比重图,右图为 1995——2010 年河南省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图中可知,1995——2010 年河南省

A.主导产业是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产出比重最大
C.第二产业产出比重先升后降 D.第三产业产出比重持续上升

关于河南省三大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最高
B.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第三产业流动
C.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相当,说明河南省三大产业结构比例较为合理
D.第三产业产出比重与就业比重变化趋势完全一致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东省顺德市凭借家电产业规模庞大、名牌云集、配套完善的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是“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近年,顺德家电产业不断向安徽部分城市转移。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箭头代表的可能是

A.资金和能源 B.资金和技术
C.能源和人才 D.政策和资源

图示现象指向安徽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
B.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
C.接近廉价劳动力市场,降低生产成本
D.接近高等院校,获得技术支持

有人说,该现象会对顺德经济发展带来“阵痛”,你认为带来的“阵痛”可能是

A.就业机会减少 B.生态恶化加重
C.环境质量下降 D.资源消耗增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下面问题。

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A.汽车零配件生产 B.节能环保业
C.服装鞋帽生产 D.高端装备制造业

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IC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一般。由设计、制造、封装三个环节构成,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比产业基地。读“2001—2007年我国IC产业产值(亿元)结构变化图”,回答下题。

在图示时段内,有关我国1C产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产值变化不大,结构变化明显
B.封装环节产值及其比重逐年下降
C.制造环节的产值增幅最大
D.设计环节的比重2002—2003年增幅最大

图1能折射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IC产业

A.由劳动力导向型向技术导向型转变
B.由原料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
C.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逐渐减小
D.比产品的附加值在逐渐降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的是A地向C国等东南亚国家产业转移方向与B地农产品输出方向。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地向C国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产业的主要原因是

A.A地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缺乏劳动力
B.A地经济发展迅速,生产、生活成本提高
C.C国等东南亚国家有良好的交通,便于打开世界市场
D.C国等东南亚国家技术条件成熟

B地农产品品种主要是

A.水稻 B.蔬菜、瓜果 C.花卉 D.咖啡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般来说,用人均GDP来衡量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用生态足迹来测算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生态足迹越大,代表单位人口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越大。读我国各省区(除港澳台地区)人均GDP增长率和生态足迹增长率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省区整体人均GDP低于西部省区
B.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步
C.新疆处在最不利的发展状态中
D.全国平均水平生态足迹的变动是负向

下列关于山西的生态足迹增长率变化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山西生态足迹上升主要分布在能源地
B.山西生态足迹上升主要是植树造林,生态改善
C.山西生态足迹下降主要是开矿,植被破坏
D.山西生态足迹下降主要是产业调整以及节能减排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际上常用工业化结构性指标衡量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结构性指标的构成是:①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以下;②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③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下面左图为某年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图文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b、c分别表示工业化指标中的①、③、②
B.a指标我国略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低
C.b指标我国远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二、三产业比重高
D.c指标我国远低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城市化起步晚、农村人口数量大

针对以上我国现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目前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并不断向西、向北扩展,这些乡镇企业总体上与上面右图中哪一类较为一致

A.a B.b C.c D.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世界500强电子信息企业在华机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总部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
B.地区研发主要分布在中西部
C.地区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D.地区联系程度西部强东部弱

现阶段,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

A.研发能力低 B.地区联系弱 C.交通通达度低 D.劳动力数量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情况,读图回答下题。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四个阶段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按照区域发展的一般规律,该区域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④②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一些国家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降低甚至取消彼此间部分商品的贸易关税,促进商品的自由贸易。如图示意汽车企业在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甲、乙两国的产业布局调整。据此完成1~3题。

1、汽车企业将组装厂由甲国转移至乙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创新技术

B.

拓展市场

C.

扩大规模

D.

降低成本

来源:2020年全国卷Ⅲ高考地理试卷
  • 更新:2021-09-2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环京新城”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较低
B.“环京新城”科技力量雄厚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

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利于两地改善交通条件、缓解就业压力
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上海制造”是中国传统品牌,当前上海正向“两头(研发、营销环节)在沪,中间(生产环节)在外”的经营模式转变。下图示意上海市部分企业转移,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下列对经营模式转变影响最小的是上海与迁入地区
A经济水平的差异
B产业政策的差异
C生产成本的差异
D交通条件的差异
经营模式转变的上要目的是
A提高产业竞争力
B缓解就业压力
C转移环境污染
D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泛珠江地区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占比与人口占比之差(图中数据为2009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生产总值占泛珠江地区的百分比与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占泛珠江地区的百分比之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西省经济占比大于人口占比
B.贵州省应减少人口迁出
C.广东省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和谐度最高
D.应鼓励泛珠江地区各省级行政区间的人口及产业迁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西部大开发和上海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上海某毛纺织厂迁到西部地区,这主要是可以 (       ) 

A.利用西部地区的科技力量 B.利用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C.接近原材料和燃料基地 D.促进当地畜牧业大规模发展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