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区域C为 区,D为 区。C.D两区的交界线上有 山阿尔金山和 山。
(2)图中A.B所在的区为 区,AB间以 为界,自然环境差异明显。A与C相邻处的A侧温度带属于 带,B与C相邻处B侧的干湿地区属 区。
(3)从C区向东到B区,农业生产由以 业为主变为以 业为主。
下列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
B.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
C.都是根据自然要素来划分的 |
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指标 |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
B.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
C.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
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干湿区 ③三江平原 ④金坛市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秋景秋色差异甚大。下图中“三纵一横”四条线路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策划的寻访秋天的路线。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沿线路I、Ⅱ、Ⅳ穿越甲区域时均能看到的景色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B.暖温带草原 |
C.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 D.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
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四季更替最鲜明,四季类型组合也特别丰富。4条线路中只经历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和“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两种四季类型的是( )
A.I线路 | B.Ⅱ线路 |
C.Ⅲ线路 | D.Ⅳ线路 |
乙区域生态建设的合理措施是( )
①植树造林 ②种草 ③自然恢复 ④退田还湿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读关于中亚和咸海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咸海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是世界第四大湖。1960年湖泊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总水量1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从1960年后,大规模垦耕使咸海周边成为了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根据有关研究,棉花一生需水量以450mm-620mm为宜,棉田在整个生育期约有2/3的水分消耗于蒸腾,1/3消耗于土地蒸发。到1998年,咸海面积减少了近60%,总水量减少了80%。至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2014年10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东部河床已经消失,当地生态危机严重,专家称这很可能是拥有550万年历史的咸海,600年来首次完全干涸,等到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
(1)描述中亚地区的主要地形特点。
(2)分季节分析阿姆河与锡尔河的河流主要补给来源。
(3)归纳图乙中从甲地到乙地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4)结合材料分析1960年以来导致咸海逐渐消失的原因。
(5)推断咸海消失后可能给当地气候带来的影响。
关于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
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复苏
③集中力量发展原有传统产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
④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回答问题。
下列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 |
B.乙区因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 |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
D.甲区比丙区北部距海远,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
关于三大自然区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水文两大要素 |
B.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气候、水文两大要素 |
C.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气候两大要素 |
D.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可分成东、中、西三个地带 |
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下 |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 |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
D.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
依据海南岛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把海南岛划分为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五大区域(见下图)读图、材料一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16 分)
材料一:在西部区域河流的下游及河口附近的滨海地区岩石裸露,黄沙蔓延,散布着少量的仙人掌、野菠萝,海枣等野生植物,形成海岛荒漠奇景。
材料二:在海岛有一个区域农业科技人员说他是“育种的天堂” ,农民说它是“种子基地” ,普通人说它是“天然温室” 。
(1)依据图文信息,分析材料一中荒漠的形成原因。
(2)请你指出材料二中的“种子基地”最有可能是图中五大分区的哪一区域?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作为“种子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3)海南东部素有“台风走廊”之称,有人建议把观赏台风作为探险旅游项目进行开发,请问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北分别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濒台湾岛、西接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地域经济综合体。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
A.整体性 | B.整体性与差异性 |
C.差异性 | D.阶段性 |
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要( )
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 | B.保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 |
C.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 D.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 |
图中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 )
A.区域有固定的面积、形状 |
B.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
C.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
D.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果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 图甲为“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该局部某岛屿的放大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比较图乙中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
(2)评价 该国在经济发展中工业发展的条件。
有关东部经济地带具有的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集中了我国四大最具实力的工业区 |
B.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
C.出口额和直接利用外资额均占全国4/5以上 |
D.分布了全国约45%的城市和51%的城市人口 |
区域( )
A.都有明确的界限 |
B.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
C.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
D.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
2013年5月,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千米,最宽处约195.41千米,将“线”还原成“带”(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南北分界由“线”还原成“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RS) |
B.全球定位系统(GPS) |
C.地理信息系统(GIS) |
D.计算机网络技术(CNT) |
中国南北分界带西端,最接近我国的( )
A.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交错带 |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
C.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
D.外流河区域与内流河区域分界线 |
读图“中、美两国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以下问题。
比较甲、乙两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地地形均以平原为主,黑土层深厚 |
B.寒潮是冬季影响两地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
C.温带落叶阔叶林是两地的主要植被类型 |
D.冰川侵蚀是两地湖泊的主要成因 |
比较城市①和城市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地形和自然资源 |
B.便利的水陆交通是影响两城市工业发展的共同有利因素 |
C.钢铁和畜产品加工是两市的传统工业部门 |
D.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两城市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