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技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灌溉水源不足的地区,一般不能发展灌溉农业,下图中的甲、乙、丙、丁所示地区都是灌溉农业区。读图回答14~17题。

图中所示河流中,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是      

A.ad B.ab C.bd D.bc

图中所示地区为世界著名产棉区的是          

A.甲与丙 B.丙与丁 C.甲与乙 D.乙与丁

图中所示地区不属于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的是      

A.乙 B.甲 C.丙 D.丁

图中所示地区共同面临的生态问题是          

A.土地盐碱化 B.土地荒漠化 C.气候变暖 D.酸雨危害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业生产必须“不违农时”,是因为农业生产具有 (   )

A.地域性 B.商品性 C.社会性 D.季节性和周期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疆番茄酱产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出口量占到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一。番茄产地主要位于天山北南两侧的绿洲。据图回答6~7题。
下图中甲地为新疆番茄生产基地之一。该地区生长的番茄“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甲地区     (   )

①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②热量充足,年温差大
③附近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
④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无污染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随着甲地区番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对乙湖泊及其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
①湖泊面积缩小       ②湖水盐度升高   ③湖水富营养化       ④湖滨沙漠消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层次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单位:千克/公顷),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该地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可能是(   )

A.春小麦 B.冬小麦 C.大豆 D.玉米
来源:农业生产潜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据此回答8—9题。

导致图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A.农业机械的发展
B.新作物的引进
C.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D.灌溉技术的提高

当农业土地利用变迁到Ⅲ阶段时,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出现的共同现象最可能是

A.劳动力短缺 B.自然灾害频繁 C.农业投入不足 D.农产品生产过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般模式。读图回答4一6题。

4、处于阶段Ⅱ农业的显著特征是 (     )

A.大农场生产 B.生产专业化 C.集中于温带草原地区 D.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区

5、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的最重要措施是(     )

A.进行农业区划 B.加强水利建设 C.建立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D.退耕还林还草

6、在市场开拓过程中,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没有直接关系的措施是(     )

A.加大技术投入 B.加强市场营销 C.改善交通条件 D.大量使用农药
来源: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入世已一年多,原先预计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花卉、蔬菜的出口受阻,反不如棉粮。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国际市场对花卉。蔬菜的需求量下降 B.缺少完善的生产—销售渠道
C.我国花卉、蔬菜的生产成本提高 D.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年温暖季节,特别是 5 月中旬到 6 月初,黄河河套及蒙古人民共和国与我国新疆交界地区,会形成一个高温干燥的大陆热低压,又干又热的气流围绕着这个低气压旋转起来,形成了干热风,当它离开源地东移过程中,逐渐变得更加干热。干热风盛行时正值我国北方地区小麦的乳熟期,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当地农民伤心地称之为“杀麦刀”。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你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小麦什么时候种植?是什么类型的小麦?
(2)分析河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3)材料中所述地区干热风的大陆热低压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4)针对干热风的危害,北方人民在和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采取了一些防御和减少灾害的有效措施.试分析是哪些措施。
(5)干热风东移沿途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理的关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阴影部分都是平原地区,下列有关各地农业生产基本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水热条件优越,宜种植水稻且水利工程小
B.b地适宜种植葡萄、橄榄等农作物
C.c所在区域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D.d所在区域种植粮食作物是小麦,饲养的动物是羊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玉米是世界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从北纬580到南纬350~400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从栽培的面积看,玉米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三位,而总产量却占第一位。
(1)在所有粮食作物中,玉米的发展是最快的,试解释其原因。
(2)与水稻种植业相比,两者生长的自然条件有何不同?
(3)美国的玉米生产主要分布在           ,这里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4)日本是美国玉米的主要进口国,原因是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过去,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以“基塘”特色闻名于世,历史上一直是我国的水果种植、淡水养鱼、蚕桑、蔗糖和商品粮的生产基地。近十几年来,随着开放改革的深入发展,“基塘”的生产规模和面积大幅减少,并逐步向经营蔬菜、花卉、瓜果等作物的商品农业发展。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甚至出现大片出售、出租土地等现象。运用农业区位原理分析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上,珠江三角洲形成“基塘”农业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2)近十几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发生了什么深刻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和图2是某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图2中饼图是C城市的工业结构图,A、B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
blob.png

(1)与A相比,B的气温有何特点?
(2)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
(3)甲区域是玉米和(粮食作物)生产基地,乙区域是以生产和蔬菜为主的农业专业化地带。
(4)从经济、劳动力因素分析甲、乙两区域作为农产品商品基地不同的有利条件。
(5)根据图2分析C城市最大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条件。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自然条件、气候资源
B.热量、光照、水分
C.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
D.气候、市场、交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未来十年形成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根据下表中项目,完成20-21题。
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000年
2010年
总人口
18亿
20亿
GDP
1.7万亿美元
2万亿美元
外贸
1.3万亿美元
不祥

20.下列工业类型适合在东南亚布局的是    (    )
A.技术指向型工业              B.市场指向型工业
C.动力指向型工业              D.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21.从目前看,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相比,最具优势的是 (    )
A.劳动力丰富    B.资本雄厚    C.市场广阔    D.能源充足

来源:江苏省普通高中2009届高考地理仿真模拟卷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影响农业区位因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