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表及震中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震级(Ms)、震源深度(h)与烈度的关系
5(千米) |
10 |
15 |
20 |
|
≤3 |
5 |
4 |
3.5 |
3 |
4 |
6.5 |
5.5 |
5 |
4.5 |
5 |
8 |
7 |
6.5 |
6 |
6 |
9.5 |
8.5 |
8 |
7.5 |
7 |
11 |
10 |
9.5 |
9 |
8 |
12 |
11.5 |
11 |
10.5 |
据表可以看出,烈度与表中h和Ms的关系是 ( )
A.烈度与h呈负相关,与Ms呈正相关 | B.烈度与h呈正相关,与Ms呈负相关 |
C.烈度与h、Ms都呈正相关 | D.烈度与h、Ms都呈负相关 |
下列多地震的地区与图中A地位于同一地震带内的是 ( )
A.土耳其 | B.厄瓜多尔 | C.阿富汗 | D.伊朗 |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1983~1985年非洲经历了20世纪最大的一次干旱。从北到南有34个国家遭受大旱,其中24个国家发生饥荒,1亿多人口受到饥饿的威胁。这次饥荒被联合国称为“非洲近代史上最大的人类灾难”。
材料二:读《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
(1)非洲多旱灾的原因是什么?
(2)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
(3)分析A、B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4)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降水的特点分析其原因。
某科研小组作自然环境调查,5月从济南出发,6月中旬到达南京,7月中旬到达武汉,圣诞节到贵阳,元旦抵昆明。起点以出发时间为准,其他按到达时间,各地的天气特征依次为( )
A.温湿、伏旱、伏旱、干冷、干热 | B.春旱、梅雨、伏旱、冷湿、晴暖 |
C.干热、梅雨、伏旱、干冷、热湿 | D.干冷、晴暖、梅雨、暖湿、热湿 |
2009年9月29日,萨摩亚地区(西11区)当地时间6时48分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在15.5°S,172.2°W,震源深度约为33千米。10月9日,临近的岛国瓦努阿图(东11区)接连发生了3次7级以上强烈地震。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萨摩亚地震发生时,瓦努阿图的区时为( )
A.9月28日8时48分 | B.9月29曰4时48分 |
C.9月29日8时48分 | D.9月30日4时48分 |
根据震源深度推断萨摩亚群岛地震发生在 ( )
A.莫霍面附近 | B.岩石圈内 | C.地壳深处 | D.软流层内 |
下图表示印度尼西亚某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印度尼西亚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附近居住,主要原因是
A.欣赏火山爆发的景观 |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 D.土壤肥沃,利于作物生长 |
今年4月以来,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多次大规模喷发,火山熔岩不仅融化了部分冰川,导致山洪暴发、道路桥梁被毁,腾空而起的火山灰更使欧洲部分空域成为航空禁区。
(1)冰岛是欧洲西北部的一个岛国,处在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之间;从板块移动方向看,冰岛位于板块的________边界。
(2)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的岩浆受到强大的________作用,沿着薄弱地带喷涌出地表的现象。成因上,火山喷发所形成的岩石属于________。
(3)冰岛火山喷发的烟尘缓缓向英国、挪威、德国、波兰等国飘移,“吹瘫”了欧洲空中交通,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受到________风的影响。
(4)火山喷发时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反映在“大气热量示意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________;增强了射向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图中相应的数字编号是________。从理论上说,空中火山灰云团使得当地昼夜温差变________。
(5)监测冰岛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遥感技术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6)火山喷发破坏地理环境,影响经济活动。然而,对人类也带来有利的方面。列举两点。
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读“世界各大洲主要自然灾害分布图”(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欧洲西部与其他大洲相比,水旱灾害较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寒潮能够长驱直入影响北美大部分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南美洲西部是地震多发地区,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该地区多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近年来,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沙漠化现象严重,试分析该灾害加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8月7日,甘肃舟曲县持续40多分钟,降雨量达到90多毫米,强降雨导致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造成遇难1465人,失踪300人,受灾4496户、20227人。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西南与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地处南秦岭山区,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岷山山系贯穿全境。海拔高度在1173—4504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年平均气温14.1℃,年均降水量400-8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1842小时。据此完成8—10题。
灾情发生后,对抢险救灾指挥决策、灾情评估等具有重要作用的技术是:
A.IT技术 | B.RS技术 | C.GIS技术 | D.GPS技术 |
与舟曲县泥石流灾害发生事件相关很小的是:
A.周边沟壑纵横,高差悬殊的复杂地形因素 |
B.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降雨总量多 |
C.汶川地震对舟曲影响很大,地震导致其周边山体的裂度增大、岩层破碎,雨水容易进入,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 |
D.县城选址不当,水利工程设施少。 |
舟曲县地处
A.我国内流区域 | B.我国干旱区 |
C.我国季风区 | D.我国年太阳辐射量丰富区 |
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图1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图2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
|
|
读某地一月等温线和不同月份台风移动路径图,回答4~6题。
关于图示半岛一月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沿海气温低,内陆气温高 | B.沿海气温高,内陆气温低 |
C.北部温差大,南部温差小 | D.北部等温线向南凸,南部与纬线平行 |
关于“梅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梅雨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
B.东亚临海各国都受到梅雨影响 |
C.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梅雨影响 |
D.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即为梅雨天气 |
下列对东亚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亚各国受台风影响的时间相同 |
B.台风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属于反气旋 |
C.4到7月台风移动路径变化方向与7到10月相同 |
D.台风移动路径变化方向与气压带、风带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