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距平(或降水距平),是指某年的气温(或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之差称为气温距平(或降水距平)。近50年来,西藏年平均气温3.9℃,年降水量448mm,且变化明显,读西藏年平均气温距平、年降水量距平图,完成下列各题。
西藏地区90年代后期气候特点是
A.暖湿 | B.暖干 | C.冷湿 | D.冷干 |
2000年以后,西藏地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温带草原和草甸退化 | B.冰川和冻土融化加快 |
C.一年一熟的北界南移 | D.旱灾加剧,粮食减产 |
应对西藏地区气候变化,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深人开展气候和环境监测与研究 |
B.加大种植业的比重,提高生产效益 |
C.加大人口迁人,提高环境承载力 |
D.加大资源的开发力度,促进经济发展 |
图甲、图乙分别为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二氧化碳加倍时的中国地区年平均温度变化等值线图(单位:℃)和年平均降水(单位:%)变化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信息显示( )
A.西南和东北地区的增温不明显 | B.西北和华北增温幅度最大 |
C.东部(半)湿润区有干旱趋势 | D.西部地区变得干旱幅度最大 |
针对这些变化趋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加强农业生产适应性结构调整 |
B.加强水利建设投资,加强节水技术研究 |
C.挖掘东北等区域粮食生产潜力 |
D.西北地区调整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
(28分)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图为我国近30年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4分)
(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区?(4分)
(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8分)
(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6分)
(5)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可采用哪些措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6分)
研究发现,长期以来,地球近地面大气层热量的收支始终保持着某种动态的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上左图反映我国5000年来气温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A.持续下降 | B.持续上升 |
C.先下降后上升 | D.冷暖相互交替 |
近几十年来,有不少地区的近地面大气热量收支平衡遭到破坏。上右图反映了某区域以A地为中心,半径15千米范围内近10年气温距平增高情况(单位:℃,同期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增高约为0.2℃)。近10年来气温距平增高幅度最大的区域位于
A.西北区 | B.东北区 |
C.东南区 | D.西南区 |
下图表示某树木年轮截面的一部分,标号①②③分别表示5年时间段的年轮。该树生长地区1月气温最低,但仍高于0℃。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生长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在气温变化较稳定的前提下,下图中表示①②③三个时间段逐年降水量的图依次是
A.甲、乙、丙 | B.丙、乙、甲 |
C.乙、甲、丙 | D.丙、甲、乙 |
该树生长地区所属自然带可能为
A.亚寒带针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C.热带雨林带 | D.温带草原带 |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回答问题。(18分)
(1)图中历史古城堙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 ;古城附近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
(2)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图中的雪线有何变化?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3)b湖为咸水湖,主要参与了水循环中的 循环;近年来b湖逐渐萎缩,主要原因有哪些?
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图为我国近30年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4分)
(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区?(4分)
(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8分)
(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6分)
(5)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可采用哪些措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6分)
图甲、图乙分别为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二氧化碳加倍时的中国地区年平均温度变化等值线图(单位:℃)和年平均降水(单位:%)变化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信息显示( )
A.西南和东北地区的增温不明显 | B.西北和华北增温幅度最大 |
C.东部(半)湿润区有干旱趋势 | D.西部地区变得干旱幅度最大 |
针对这些变化趋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加强农业生产适应性结构调整 |
B.加强水利建设投资,加强节水技术研究 |
C.挖掘东北等区域粮食生产潜力 |
D.西北地区调整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
调查发现,近30年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侵入苔原带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 B.水土流失 |
C.林地退化 | D.冻土扩大 |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题。
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 B.总生物量 |
C.地上生物量 | D.地下生物量 |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回答问题。(18分)
(1)图中历史古城堙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 ;古城附近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
(2)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图中的雪线有何变化?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3)b湖为咸水湖,主要参与了水循环中的 循环;近年来b湖逐渐萎缩,主要原因有哪些?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回答问题。(18分)
(1)图中历史古城堙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 ;古城附近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
(2)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图中的雪线有何变化?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3)b湖为咸水湖,主要参与了水循环中的 循环;近年来b湖逐渐萎缩,主要原因有哪些?
下图中A、B两图分别是2001年和2011年同时段的成都热岛效应温度场变化示意图(图中数值表示气温,单位为℃)。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城市东部温度最高的原因是人口最密 |
B.乙图中二环内气温降低是因为第一产业比重上升 |
C.两图相比,二环内温度变幅最大 |
D.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逐渐增强 |
要正确分析10年间温度场变化的原因,需要另外提供的图层是( )
A.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 B.城市交通分布图 |
C.城市等高线图 | D.城市降水分布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