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三江平原地区湿地分布图。
材料二:三江平原地区矿产、城市、交通分布图。
材料三:三江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单位:°C)及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变化趋势图。
(1)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结合所学知识,从气候、土壤层简析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可采取哪些措施减缓三江平原天然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的趋势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江平原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4)根据材料三,分析三江平原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近年来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如在日光温棚中种植草莓、油桃、蔬菜等,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之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主要种植业区形成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A.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
B.深受西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为农业灌溉提供充足的水源 |
C.人口和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发达 |
D.河谷地带的森林为土壤提供了较丰富的腐殖质,土壤比较肥沃,热量相对丰富 |
图中A湖泊近年来水面降低,水量减小,原因可能是( )
A.全球变暖,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加,入湖河流的水量增加 |
B.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减少 |
C.利用该湖泊进行农业灌溉,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湖水减少 |
D.湖泊周围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造成湖泊泥沙淤积严重 |
阿尔金山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北部。下图为“1960—2010年阿尔金山冰川面积及年平均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从总体上看,阿尔金山在1960—2010年间( )
A.冰川面积显著增加 |
B.气温波动下降 |
C.冰川消融量与年均温具有相关性 |
D.冰川消融面积过半 |
导致阿尔金山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 B.寒潮频发 | C.地壳抬升 | D.流水侵蚀 |
近年,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西萨摩亚和图瓦卢等低地岛国面临着被淹没的威胁。回答下列小题。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 | B.臭氧层空洞 |
C.环境污染 | D.酸雨危害严重 |
下列选项中,有效地控制海平面上升的是
A.全球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 B.营造生态住宅和绿色家居 |
C.降低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 | D.城市有序扩张和人口迁移 |
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造成该流域冰川总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风力侵蚀 | B.地壳抬升 | C.流水搬运 | D.气候变暖 |
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A.冰蚀作用增强 | B.绿洲面积增大 |
C.干旱程度加剧 | D.流域面积扩大 |
研究表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甘肃黄土高原的苹果开花期提前了14天左右,致使苹果的坐果率及品质有所下降。为此,在苹果生产中可行的做法是
A.移植到山丘的阳坡 | B.提高栽培地的海拔 |
C.增加土壤的有机肥 | D.移植到较低纬度区 |
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 B.日地距离缩短 |
C.黄赤交角增大 | D.全球气候变暖 |
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度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月11日在波兰华沙召开,为期两周的华沙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议题依然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核心议题是落实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中国政府早在2009年就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大会上中方表示,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无论谈判进展如何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材料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图(下左图) 材料三:部分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图(下右图)
(1)描述近现代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为什么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
请你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出合理措施。
湖水中盐分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以及气候的变化, 下图所示为青海湖近1.2万年以来盐分含量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青海湖近1.2万年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
A.3900年 | B.6500年 | C.8100年 | D.1万年 |
与其它阶段相比,湖水盐分含量最低时期的气候特征可能是( )
A.冷干 | B.温干 | C.热干 | D.温湿 |
下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
A.逐步变暖 | B.逐步变冷 | C.先冷后暖 | D.先暖后冷 |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但在这一议题上,各国矛盾重重,达成一致殊非易事。会上特别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必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完成下列小题。《京都议定书》承诺,体现了各国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
A.持续性原则 | B.公平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区域性原则 |
我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在对控制CO2排放量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中,错误的是
A.植树造林 |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D.发展循环经济 |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阿拉斯加(见图12)面积为171万平方千米,人口仅60多万,人口密度0.42人/平方千米。森林、矿产等资源丰富。安克雷奇机场因低廉的机场使用费和跨太平洋航线的中转站成为全球第四大货运机场(仅次于美国孟斐斯、日本成田和中国香港国际机场),其货运近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安克雷奇机场成为最大的中美航空货物集散地的原因。
(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阿拉斯加冬季的气温已平均上升了约6℃,当地的陆地永久冻土和沿岸海冰将大量融化,这将给阿拉斯加的经济发展带来哪些主要的影响?
(3)你是否赞成阿拉斯加东南部沿海平原大力发展奶制品生产厂。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称:如果人类继续向大气中增加碳排放,当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2℃时,地球冰川将全部融化,海平面将上升66米,全球许多地区将被海水淹没。下图为“南极洲海岸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全球气候变暖对南极洲的影响是
A.平均海拔升高 | B.土地沙化严重 |
C.淡水资源减少 | D.旱涝灾害多发 |
人类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 B.公平性原则 |
C.共同性原则 | D.整体性原则 |
我国计划在甲地建立第四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该地
A.地处南半球的寒温带 | B.位于上海的东南方向 |
C.极昼时间长达6个月 | D.严寒、风大、降水少 |
芬瑟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总面积1630平方千米(如图所示)。岛上分布的沙漠在世界最古老沙漠中面积最大,现在仍然保留着3万年前的风貌;同时还分布着世界上唯 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读图完成下列小题。关于芬瑟岛上沙漠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地质变化和海浪堆积作用而形成的 |
B.是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
C.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而形成 |
D.受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影响而形成的 |
芬瑟岛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的雨林植被,其原因可能有
①接近热带雨林分布区,雨林植物种子传播到此
②沙地土层深厚,利于雨林植物根系向深处延伸
③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带来较充沛的降水
④沿岸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据统计,2008~2009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为-2.6℃,较常年偏高1.7℃,为1951~1952年冬季以来历史同期第三高。由此可见,2008~2009年冬季我国大部地区出现了暖冬。世界经济论坛在日内瓦发布的报告将气候变化列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回答下列各题。暖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表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生长速度加快,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
B.降水量减少,气温偏高,土壤中水分蒸发严重 |
C.暖冬使地温升高,使农作物抗寒能力增加 |
D.暖冬使虫卵更容易越冬生存,有利于农作物品种的更新 |
右图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
C.气候变化长短不一 |
D.冷暖干湿交替 |
遏止气候变暖,必须( )
A.缩减经济发展规模 |
B.发展中国家应承担和发达国家相同的责任 |
C.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
D.将温室气体全部回收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