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图2-40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共11分)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      ℃;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


起来。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

来源:地球上的大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对应的空白框内。
(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七“世界各大洲工业CO2排放量及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及有关资料,分析回答:(共10分)

(1)图中反映出,CO2排放量较多的B是________洲。
(2)图中所示十国中,CO2人均排放量最少的亚洲国家是__  __。
(3)导致CO2含量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O2含量增多的直接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甲、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甲,将正确选项的代号与图中的字母对应填空。
①酸雨   ②全球变暖     ③ 臭氧层空洞   ④森林锐减
A      B     C      D
(2)图甲中B环境问题在图乙的甲、乙、丙三地中,       地比较突出,两地区该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是   
(3)图甲中A问题目前在 地区最为严重,C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4)图乙丙地环境问题主要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05年8月2日新华社文:我国专家查明近40年来我国江河区气候变化特征,位于青藏高原中东部的长江、黄河源区随着高原气候的急剧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十分明显,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专家目前通过研究发现江河源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的特征,揭示了江河源区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江河源区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最为敏感,气候变暖首先从长江源区和整个高原开始。
材料二: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平均每10年温度升高0.16 ℃,而在过去的100年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 ℃。从降水资料来看,虽然近40年来青藏高原的降水总体在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69 mm,但降水增加主要在冬春两季,夏季和汛期降水却在减少,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年降水有所减少。
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气候变暖对冰川有什么影响?对青藏高原的湖泊有什么影响?
(2)青藏高原气温升高且降水量减少对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源头的补给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对高山上的草甸植被有什么影响?容易引发什么环境问题?..(3)促使高原环境恶化的原因,除了气候变暖的大环境因素外,还有一些人为原因,据你了解的资料列举2~3条。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 漫画“动物的对话”

材料二  2012年三月31日20:30-21:30,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FF)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再次展开,主题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该宣传旨在鼓励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来关注环境问题并付诸行动。
材料三 “1870-1990年全球气温变化图”和“1900-2100年预测海平面变化图”

(1)材料一中漫画所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产生上述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2)世界自然基金会(WFF)为什么发起“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
(3)请把材料三中预测海平面上升情况的序号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能源供应配合比例转为偏向低碳燃料和天然气,提高能源利用率
 
能源供应和需求状况不便
 
21世纪前半叶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21世纪后半叶转换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示1950~1998年我国南方某山区洪、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变化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说出1950—1998年该区域洪、旱灾害的变化特点,并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2)简述当地政府为减轻洪旱灾损应采取的措施。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为了Z村的发展,该地新建了一座自来水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比较MN、PQ两条地形剖面线,最高海拔出现在________线上,由此可判断其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为________(甲或乙)。(2分)
(2)图中的自来水厂建成之后,选择了②水库作为水源地,请说明选择的理由。(3分)
(3)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在③④⑤⑥四处地点中,应选在何处?理由是什么?(5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尔代夫是由1200余个小珊瑚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为1.2米,陆地面积298km2,大部分岛屿为中央下沉,成环状珊瑚礁圈形状。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材料一 马尔代夫位置图

材料二 马尔代夫的海岛开发采用“三低一高”原则,即:低建筑、低密度开发、低容量利用、高绿化率;始终推行“四个一”模式,即:一座海岛及周边海域只允许一个投资开发公司租赁使用;一座海岛只建设一个酒店(或度假村);一座海岛突出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一座海岛配套一系列功能齐全的休闲娱乐及后勤服务设施。
(1)2014年6月23日22时(北京时间)CCTV-9开播纪录片《魅力马尔代夫》,此时马累当地时间是___日_____时。该日,马尔代夫各地正午日影朝____ 。
(2)马尔代夫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威胁,其原因是___________ , 应对此环境问题,全球需采取哪些措施?
(3)马尔代夫淡水资源紧缺,试分析其自然原因并提出解决途径。
(4)说出马尔代夫开发旅游业举措给我们的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三江平原地区湿地分布图。

材料二:三江平原地区矿产、城市、交通分布图。

材料三:三江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单位:°C)及年平均降水量(单位:mm)变化趋势图。

(1)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结合所学知识,从气候、土壤层简析三江平原沼泽的形成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可采取哪些措施减缓三江平原天然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的趋势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江平原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4)根据材料三,分析三江平原地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下图)

材料二:甲、乙两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河名
各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
冬(12-2月)
春(3-6月)
夏(7-8月)
秋(9-11月)

6
51
2 2
21

4
27
50
19

(1)读材料一,简要分析图中甲、丙两河流之间湿地的形成原因。
(2)读材料二,比较甲乙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突出差异并简要分析成因。
(3)在农业或交通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全球变暖对俄罗斯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图为我国近30年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4分)
(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区?(4分)
(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8分)
(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6分)
(5)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可采用哪些措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示意全球二氧化碳含量、海平面距平变化(距平是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o
(2)简述海平面变化趋势对沿海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o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全球二氧化碳含量、海平面距平变化(距平是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o
(2)简述海平面变化趋势对沿海地区可能产生的影响o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保护】
2013年的夏季,我国的天气可谓“水深火热”,南方许多省的城市气温高达40°C以上,而华北、东北的许多地区却是暴雨频繁,河水暴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 下图是2013年8月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试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与我国2013年夏季“水深火热”内在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