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2011年以来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是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 |
B.欧盟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呈减少趋势 |
C.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减少 |
D.各国对二氧化碳减排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
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信的是
A.北美洲暴雪天气增多 |
B.印度洋珊瑚大量死亡 |
C.昆仑山雪线逐年降低 |
D.内蒙古牧场面积扩大 |
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是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关键节点,习近平主席巴黎之行旨在引领和推动国际气候谈判,为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达成协议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读1991~2014年北京建成区面积和冬季平均温度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北京冬季平均温度上升的原因是
①取暖燃煤排热量增加 ②运输工具放热量增加
③城市面积增加 ④绿化植被增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北京冬季平均温度上升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年平均降水量增多 | B.城市平均风力减小 |
C.城区建筑面积增加 | D.大气逆辐射减弱 |
下图显示的长江大桥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最大主跨(1088米)、最深桥基、最高桥塔和最长拉索。建造该桥经历的挑战是气象条件差(面临台风等的威胁)、水文条件复杂(江面宽,水深,浪高)、基岩埋藏深(达300米)、航运密度高等。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该大桥位于
A.湖北 | B.江西 |
C.安徽 | D.江苏 |
该桥主跨度大是为了
A.保证通航顺畅 | B.降低施工成本 |
C.减轻台风影响 | D.缓和海潮冲击 |
下图是“纳木错湖位置示意图”。近年纳木错湖泊面积不断扩张,2001年~2009年间,湖面扩张超过50平方千米。据此完成下题。
纳木错湖泊面积不断扩张,其根本原因是
A.降水增多 | B.生产、生活用水减少 |
C.全球气候变暖 | D.湖泊下陷 |
“全球变暖”已成事实,而有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回答下列问题。
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等 |
C.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
D.沙尘暴肆虐全球 |
“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发生的是
A.海平面上升 |
B.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增加 |
C.冰川覆盖面积扩大 |
D.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是
A.逐年上升 | B.波动上升 |
C.逐年下降 | D.基本不变 |
以下措施后可以有效地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
③发展科技,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 | D.①②③④ |
读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与平均气温的差值)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公元后15世纪以来,中国气候处于温暖期的时段是( )
A.1470年~1520年 | B.1620年~1720年 |
C.1840年~1890年 | D.1910年~1950年 |
图示公元后挪威雪线降低时期,我国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水稻种植向北扩展 |
B.江淮一带遭受寒潮侵袭次数增加 |
C.竹类分布向黄河流域扩展 |
D.野象栖息的最北界北迁 |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12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下图为“2010~2050年我国固体废弃物碳排放的趋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A.CO2浓度增大,大气逆辐射增强 |
B.地面温度增高,地面辐射增强 |
C.水汽含量减少,太阳辐射增强 |
D.植被覆盖率降低,光合作用减弱 |
有关我国固体废弃物碳排放的叙述,正确的有
A.目前我国固体废弃物碳排放量呈快速上升趋势 |
B.固体废弃物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 |
C.推行清洁生产有利于减少固体废弃物碳排放 |
D.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会迅速减少固体废弃物碳排放量 |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全球气候变暖与图中的 环节的增强直接相关(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
A.植株数量 | B.总生物量 |
C.地上生物量 | D.地下生物量 |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下面的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
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 B.暖冬频繁 |
C.海平面下降 | D.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
读“亚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符合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是( )
A.从A到B的地带分异 | B.从A到C的地带分异 |
C.从C到E的地带分异 | D.从A到E的地带分异 |
符合“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地理现象的分异规律是
A.从A到B的地带分异 | B.B地从山麓到山顶的地带分异 |
C.从C到E的地带分异 | D.从A到C的地带分异 |
下例自然带与杭州市相对应的是( )
A.C 亚寒带针叶林带 | B.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C.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质时期的三次大冰期之间相隔3亿-4亿年 |
B.中生代的冰期出现在侏罗纪,那时恐龙繁盛 |
C.新生代以湿润期为主 |
D.距今最近的一次大冰期是石炭~二叠纪大冰期 |
气候变化史从时间尺度上可以划分为三个尺度,其中历史时期是指( )
A.距今一万年以前 | B.第四纪冰期后的近一万年来 |
C.近一两百年来 | D.近几十年 |
阅读“长江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在图中海岸线变迁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①河流沉积作用②河流侵蚀作用③地球偏转作用④海浪侵蚀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当今全球气候变暖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最可能的是
A.可以引种热带作物 |
B.长江口水质变差 |
C.寒潮影响次数增加 |
D.滩涂面积增加 |
全球气候变暖,除了会引起海平面升高外,还会引起的环境变化有
①中纬度温带地区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
②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③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④由于海水蒸发旺盛,全球降水量将会大量增加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