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高山综合发展中心对尼泊尔境内的3 252个冰川湖,不丹境内的677个冰川和2 674个冰川源多年以来的观测和研究发现,这些地区的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增加了1℃,冰川和积雪融化的加速导致冰川湖的水位急剧上升;喜马拉雅山地冰川融化加快的研究结果又向世界发出了新的警报。据此回答下题。
造成该地区冰川快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考察,人类活动 |
B.探险旅游,乱扔垃圾 |
C.厄尔尼诺,降水增多 |
D.温室效应,气候变暖 |
冰川快速融化,对本地区造成的后果有( )
A.改善农业生态条件 |
B.缓解气候寒冷程度 |
C.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
D.导致山地雪线下降 |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题。
年份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
植株数量 |
灌木植物 |
1 |
1.00 |
1.00 |
1.00 |
1.00 |
草本植物 |
1 |
1.18 |
1.20 |
1.21 |
1.23 |
|
地上生物量 |
灌木植物 |
1 |
1.09 |
1.10 |
1.12 |
1.11 |
草本植物 |
1 |
1.47 |
1.55 |
1.52 |
1.53 |
|
地下生物量 |
灌木植物 |
1 |
1.01 |
0.99 |
0.98 |
0.97 |
草本植物 |
1 |
1.21 |
1.29 |
1.42 |
1.58 |
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 B.总生物量 |
C.地上生物量 | D.地下生物量 |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
由世界银行委托撰写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如果人类不能采取有效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4摄氏度,并引发一系列灾难性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消融,珠峰的冰川大量消融最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A.河流中上游水土流失加剧 |
B.河流中下游洪涝灾害频发 |
C.南亚各国的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
D.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石油、煤炭等燃烧时大量释放温室气体 ②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索取 ③人类在使用冰箱、空调等电器时排放出氟氯烃
A.①② D.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研究表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甘肃黄土高原的苹果开花期提前了14天左右,致使苹果的坐果率及品质有所下降。为此,在苹果生产中可行的做法是( )
A.移植到山丘的阴坡 |
B.提高栽培地的海拔 |
C.增加土壤的有机肥 |
D.移植到较低纬度区 |
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的变化(单位:k㎡)。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 B.地壳抬升 |
C.流水搬运 | D.风力侵蚀 |
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
A.冰川侵蚀作用增强 | B.绿洲面积增大 |
C.干旱程度加剧 | D.流域面积扩大 |
右图为“碳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圈层分别是( )
A.水圈 岩石圈 大气圈 生物圈
B.水圈 大气圈 岩石圈 生物圈
C.岩石圈 水圈 生物圈 大气圈
D.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
①过程不可能导致( )
A.臭氧层破坏 | B.生物种群减少 |
C.全球气候变暖 | D.海平面上升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11月26日~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八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八次缔约方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 会议通过决议,2013年开始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但俄罗斯、日本、加拿大、新西兰拒绝加入第二承诺期。
材料二:多哈地图
俄罗斯、日本、加拿大、新西兰拒绝加入第二承诺期的行为首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何种原则 ( )
A.公平性 | B.阶段性 | C.共同性 | D.持续性 |
卡塔尔是西亚七个“无流国”之一,结合材料分析其气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受东北信风影响,干旱少雨 |
B.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
C.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
D.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
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下列下列问题。
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 B.地壳抬升 |
C.流水搬运 | D.风力侵蚀 |
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
A.冰川侵蚀作用增强 | B.绿洲面积增大 |
C.干旱程度加剧 | D.流域面积扩大 |
“仙女木”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性植物,因此用来命名出现在北欧的寒冷事件,“新仙女木”表示末次冰期的最后一次寒冷事件。“新仙女木”事件之后气候变暖,进入温暖的全新世界。下列甲图是“地球50万年前至今的气温变化模拟曲线图”,乙图是“地球2万年前至今的海平面模拟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新仙女木”事件的是( )
A.④ | B.③ | C.② | D.①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气温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趋势大体是一致的 |
B.近7千年来气温相对保持平稳 |
C.50万年前至今气候呈冷暖交替变化 |
D.近2万年来气温与海平面始终保持上升 |
下图反映了近年来世界关注的气候、石油、粮食等问题的关系,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是 ( )
A.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
B.气候异常,粮食单产下降 |
C.华北地区缺水状况缓解 |
D.突发性灾害天气增多 |
大量生产乙醇汽油对经济和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
A.增加碳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
B.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增长 |
C.加剧世界粮食紧张,粮价上涨 |
D.减少石油使用量,降低油价 |
2009年10月17日,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的总统在水下召开了世界首次“水下内阁会议”,他们头戴水下呼吸器,在塑料板上签署一份“SOS”文件.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该会议凸显了低地国家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破坏 | B.人口过多 | C.海洋污染 | D.全球变暖 |
解决这个问题,公众可参与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 |
C.多种水稻,提高粮食产量,控制人口增长 |
D.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
下图为“某年部分国家、城市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四个城市中 ( )
A.北京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大 |
B.首尔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小 |
C.东京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该国人均水平 |
D.上海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该国人均水平 |
影响上述城市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 B.大气环流 |
C.交通网络 | D.产业结构 |
气候变化引起冰川上积累量和消触量的变更,导致冰川物质平衡盈亏、冰面高度和运动速度等变化,最终导致冰川面积增减和末端位置进退。冰川平衡线高度是冰川上年物质积累与年物质损耗相等位置处的海拔高度。下图为天山乌鲁木齐河涯1号冰川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964一1965年到1980一1981年,冰川平衡线( )
A.高度上升 |
B.延伸方向与等高线延伸方向一致 |
C.高度下降 |
D.变化方向与等高线数值增加方向相反 |
影响冰川平衡线高度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 B.降水 | C.海拔高度 | D.地表形态 |
若某季节冰川平衡线降低,则( )
A.当地可能为春季 |
B.冰川消融较多,末端后退或冰崖变缓 |
C.当地可能为夏季 |
D.冰川积累区面积扩大,物质积累为正值 |
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扶贫避灾移民工程正式启动。未来10年,陕西将在陕北白于山区和陕南秦巴山区移民搬迁279.2万老百姓,其数量为三峡移民的两倍。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A地区属于( )
A.长江流域 | B.黄河流域 |
C.淮河流域 | D.塔里木河流域 |
图中B处的主要矿产资源是( )
A.铁矿 | B.石油、天然气 | C.煤炭 | D.稀土矿 |
白于山区农村贫困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光热不足,气候冷湿 |
B.经常暴雨成灾,内涝严重 |
C.红壤广布,土地贫瘠 |
D.水资源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