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乙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Ⅰ、Ⅱ、Ⅲ B.Ⅲ、Ⅱ、Ⅰ
C.Ⅱ、Ⅰ、Ⅲ D.Ⅰ、Ⅲ、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潜在蒸散量是指大片而均匀的自然表面在水体保持充分供应时的蒸发量,是由天气和气候条件决定的实际蒸发量的理论上限。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是中国特有的高原和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下表示意若尔盖湿地各季节潜在蒸散量(mm)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

A.四季均为波动上升 B.冬季变化最稳定
C.秋冬差值大于春夏 D.总量呈波动上升

若尔盖湿地潜在蒸散量的变化预示着该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降水量增加 C.气温趋于下降 D.生物多样性减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图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

A.b是雨水补给,a是冰雪融水补给
B.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D.a是冰雪融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图中显示冬季b项很少,其原因是(  )

A.雨季结束,降水较少
B.气温较低,冰雪不会融化
C.地下水位较低,无法补给河流
D.农业灌溉减少,下渗减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信息表明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A.降水量少 B.入库水量少
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图,左侧为甲地景观图。

材料二:图中甲处除了零星生长在沙丘脚下和岩石中的一些仙人掌和沙棘外,难以再看到绿色,只有一片片沙漠和奇形怪状的白色和红色岩石。这不免让人想起月亮表面,这片土地就是举世闻名的“月亮谷”。
(1)比较分析材料一图中A、B两段河流在流量、季节变化上的差异及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中月亮谷自然景观的形成过程。
(3)C海域为世界著名渔场,简述其形成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mm)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mm)之比(用百分率来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转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题。

表中所列地区降水量被蒸发或下渗较多的是

A.南岭地区、华北地区、云贵高原 B.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藏北高原
C.南岭地区、浙江丘陵、云贵高原 D.成都平原、浙江丘陵、三江源

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该现象可能会导致( )

A.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B.地下水资源丰富
C.河流年径流量减少 D.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海绵性”,下雨时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建设“海绵城市”的关键环节是

A.降低地表径流量 B.净化和处理雨水 C.提高雨水下渗速度 D.修建大量蓄水池

下图所示景观中,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列城市中,适宜建设成为“海绵城市”的是

A.巴西的玛瑙斯 B.卡塔尔的迪拜 C.中国的乌鲁木齐 D.中国的济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三图从左至右依次是中亚部分地区地形图、水资源分布图和土地垦殖率图(土地垦殖率是指一定区域内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读图回答问题。

(1)与我国松花江比较,说出锡尔河在水量、含沙量和径流年际变化方面的差异。
(2)简述该地区水资源与耕地在空间分布上的组合状况,并分析形成的自然原因。
(3)阿尔河、锡尔河流域是世界重要棉花产地,你认为该地区能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试简述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欧洲南部波河流域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波河年径流量变化的是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波河流域没有大面积种植水稻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平原面积小 B.热量条件差
C.雨热不同期 D.土壤贫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因其湖水呈乳白半透明状又称“白湖”。其成因是上游冰川中的冰碛(冰川沉积的岩块物质)经冰川运动,被挤压、研磨成白色的粉末带入河流,进入湖泊使湖水成白色。读该湖附近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湖泊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湖为内流湖,其流量的变化受气温的影响小
B.图中①②③河流均注入白湖
C.与④河相比,③河流量季节变化小
D.与②河相比,①河流速更快

根据材料信息,可以推测引起湖水呈现白色的主要地质作用为(   )

A.冰川的侵蚀、搬运作用
B.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
C.冰川的搬运、堆积作用
D.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9月24日,美国国家宇航局发布的卫星图片显示,世界第四大湖“咸海”(内流湖)水域面积明显缩小,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读咸海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咸海水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工业发达,酸雨侵蚀 B.植彼破坏,泥沙淤积
C.过度引水灌溉 D.全球气候变暖

咸海消失对该地区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A.含盐沙尘危害居民健康
B.气温年较差加大
C.陆地面积加大,人口增多
D.湖泊面积减少,洪涝火害频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和B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据此完成下题。

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透过草坪的多 B.透过小石块的多 C.两者一样多 D.没法比较

这实验模拟的是

A.水土流失 B.植被的生态作用 C.温室效应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2015年7、8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

A.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热岛效应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常会出现4米以上的风浪,每年都有几个月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春天一到,湖面开始缓慢的融冰过程。在贝加尔湖佩夏纳亚湾距离湖面100~200米的沙滩上生长着一些奇特的松树,这些松树有2~3米高的根部裸露在地上,成年人可以自由的从根下穿行,当地人称之为“高跷树”(右图)。左图为某年5月贝加尔湖遥感影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贝加尔湖周围地区冬季平均气温约为-38℃,而冰层以下的水温与夏季接近,其原因是(    )

A.冬季阳光透过冰层,形成“温室效应”
B.夏季冰雪融水注入,降低湖水温度
C.湖底地壳运动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D.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22.“高跷树”根部裸露是因为该地(    )

A.降水丰富,便于树木吸收水分
B.风浪巨大,导致根部土壤侵蚀
C.冻土深厚,根部不易深入土壤
D.积雪掩盖,利于树木安全越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岱海流域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乌兰察布市,处在一个狭长的陷落盆地之中。读岱海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岱海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流水侵蚀而成 B.由冰川侵蚀而成
C.由陷落积水而成 D.由河流阻塞而成

下列关于岱海流域水循环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断得到来自海洋水体的补充
B.湖水中盐类物质含量不断升高
C.该湖泊为外流湖
D.夏季风对湖泊水量影响明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