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图为某地区一河流某季节示意图及从甲地到乙地流水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信息显示出

A.河道a处河床坡度比b处陡
B.甲地位于乙地的下游
C.整条河流冬季有凌汛
D.丘陵山地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近年甲处河流颗粒物粒径减小,可能是该区域
①耕地面积扩大   ②降水量有所减少
③植被覆盖率提高  ④大力开发旅游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水库多年平均月入库水量水位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该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在区域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B.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大而升高
C.3-5月入库水量小于出库水量
D.6-8月入库水量在持续增大

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该时期流域内降水量小 B.为防洪腾出库容
C.工业用水量增大 D.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




年平均气温(℃)
8.1
23.5
2.6
18.3
≥ 10 ℃积温(℃)
3 900
8 200
2 800
6 500
年降水量(mm)
621
1 980
538
1 350
 
 
 
 
 

 
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B.落叶阔叶林,棉花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D.针叶林,甜菜

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B.②地含沙量最大
C.③地冰期最长 D.④地汛期最长

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③铁矿资源丰富 B.②④煤炭资源丰富
C.①④有色金属矿丰富 D.①③石油资源丰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

A.东北流向西南 B.东南流向西北
C.西北流向东南 D.西南流向东北

如上图中等压线为一闭合等压线的部分,则图示地区(   )

A.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B.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
C.可能有台风 D.应该是亚洲高压中心

若此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则关于图中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正处于汛期
B.径流季节变化大
C.冰期可能长达半年
D.为两岸的甜菜种植提供灌溉水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    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B.绿洲萎缩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气候变干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简图”(比例尺1:2000000)。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分析甲处的河流特征,正确的是

A.潜水位高于河水位
B.河床高于河堤
C.夏季河水补充潜水,冬季潜水补充河水
D.不可能有支流汇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2014年3月下旬拍摄于邯郸郊区的一张景观照片。为了发展塘鱼养殖,某农户在耕地中开挖了水塘。水塘虽还没有人工蓄水,但在B处已经有了浅浅的一层。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水塘中B处水的直接补给来源主要是

A.雨水 B.地下水
C.河水 D.积雪融水

由于春季蒸发旺盛,容易造成土壤返盐,
最可能出现盐碱的地方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世界某局部区域自然景观图”,图中甲处有一系列的瀑布群,景色优美,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洋流是(   )

A.北半球的寒流 B.南半球的暖流
C.北半球的暖流 D.南半球的寒流

下列对图中甲、乙两河段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河段最大流量出现在7月;乙河段最大流量出现在1月
B.甲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乙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C.甲河段地势高,结冰期长;乙河段地势低平,结冰期短
D.甲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乙河段地势低平,流速较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某一河流的某一测站在2014年7月18日至20日测得的降雨量和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测站附近开始出现泛滥洪峰的时间约是降雨停止后(    )

A.9小时 B.18小时
C.27小时 D.36小时

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该地河流径流过程线的“洪峰”点却呈现向左移动的情形,这最可能是由于(   )

A.测站下游开始修筑堤防 B.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C.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 D.测站上游兴建大型水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河流上的水文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
B.引起甲、乙两水文站下游自然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变化
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D.大陆沿岸常年受极地东风带影响

甲水文站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乙水文站,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甲水文站干季河流流量小
B.甲水文站河流流量年际变化较小
C.甲水文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
D.甲水文站上游有水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内流河是指不能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提供径流的区域,称为内流区,无流区是指基本上不产生地表径流的地区,这类区域多出现在干旱少雨的地区,读某国家中部某一内流区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无流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为

A.牧场 B.梯田
C.盐沼 D.沙漠

图中所示的时令河流程最短时期,有可能出现在

A.2月 B.4月
C.7月 D.10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是某区域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①、②两水文站的河流径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造成从⑥处到⑤处植被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海拔差异 B.海陆差异
C.纬度差异 D.人类活动差异

有关该区域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中b曲线反映了图甲中①处水文站的流量变化
B.该区域河流主要补给形式是地下水补给
C.湖泊水与河水有互补关系
D.①—②河段的流向是由东北向西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在河流上修建水库,则水库下游的河流水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是我国东部某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水库前后的水位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修建水库前,与该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有关的现象是(   )

A.梅雨连绵 B.春雨霏霏
C.冰雪融化 D.气旋活动频繁

修建水库后,可能使水库下游河段( )

A.洪涝灾害频繁
B.诱发地震、滑坡
C.河床泥沙沉积严重
D.某些鱼类减少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面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湖的名称分别是(    )

A.洞庭湖、太湖 B.鄱阳湖、太湖
C.滇池、青海湖 D.洞庭湖、巢湖

20世纪末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
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 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流的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反映松花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②河流径流量最小,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流域面积最小 B.河流长度最短
C.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 D.水土流失严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