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气候变化成为众多国际重要会议的主题词,温室气体减排因涉及各国发展利益.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
(4)A国内矿产资源缺乏,但有丰富的水力资源,请具体分析A国内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

(1)说明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
(2)分析珀斯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3)分析图示地区风能开发利用比重小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夏季多干热风,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

(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的
原因。
(2)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
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如下图)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3)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原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a、b、c、d四点间存在热力环流,图中c、d数值为气压数值(单位:百帕),完成各小题。

(1)c、d中温度较高的是       
(2)比较a、b、c、d四点的气压高低                     
(3)画出a、b、c、d四点间的热力环流,画出高空弯曲的等压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旅游地理
辽宁兴城原名“宁远卫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下图为城中一著名景点---将军府。它体现了东北传统民居大院小宅、南大窗北小窗的特点。

请结合地理环境特征,分析东北民居“大院小宅、南大窗北小窗”的成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右上图为甲区域向心状水系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甲地地下水丰富且盐度高的原因。
(2)分析该国盛行风向的成因。
(3)判断乙海域未来的面积变化趋势,说明你的依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甲”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乙”图乙示图N甲中的A层某地,该地位于北半球,其中1、2、3位于等压面上,4、5位于等高面上,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____层,     B为________层。
(2)A层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升高或降低)。影响A层直接热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图乙中1、2、3、4、5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 ________,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______,表示气压最低的数码是________;
(4)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__处。
(5)若图乙表示的是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_______(海洋或陆地)。若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_______(城市或郊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北半球某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      ,理由是             
(2)C、D两处气压较高的是     
(3)据图判断:此时,北半球为         季(节)。
(4)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A、B、C、D间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地受热的是__ __地,空气_____  __;A、B两地气压较高的为         
(2)A、B两地中可能形成阴雨天气的是        ,昼夜温差较大的是       
(3)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A、B两点中表示陆地的是     ,吹     (海/陆)风 。
(4)如果A、B之间的温差增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____(增强、减弱)。
(5)若上图表示北半球中纬环流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60°
B.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C.B为30°
D.AB之间盛行东北风
(6)在图上绘制近地面的等压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_________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
(2)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D处盛行_________风。
(3)C地的气候类型是                 ,其特征是                     。该气候形成的原因是                                 
(4)E处风力比C处             ,原因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8年北京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4.2万亩,栽植各类苗木3850万株。下面甲图是“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乙图是“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甲图,说出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你认为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2).根据甲图所示信息,用箭头在乙图上画出北京市的热岛环流。
(3).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乙图的A、B、C三地中的———————地。其对北京市环境治理的主要作用是—————————————————————
(4).北京市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乙图的A、B、C三地中的———————地,理由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 “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

(1)两幅图中表示1月份的图是      图,图中②处的风向为       风。该风的冷热干湿性质为
。A图中的高压名称为          , 其强盛时中国容易产生的气象灾害是       
(2)根据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图中①处的风向为       风。
(3)据图分析,③处季风的成因主要是                                         ,①处季风的形成原因是                                            
(4)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的有利条件有(单选) (    )

A.年降水量分配均匀 B.夏季普遍高温
C.雨热同期 D.年降水量丰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3)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原因。
(4)分析P城市形成商业中心的有利条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热力环流简图”,AB为近地面,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比较,气压值较大的是____________。A、B 两地近地面气压值高的是____________地。
(2)如果图中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A地是城市还是郊区?____________。 A 地气流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图中表示的是海滨地区,且是白天,则 B 地应该是____________地区(陆地还是海洋),此时风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A、B两地相距较远,易形成降水地区的将是____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气流③由高压向低压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流①由低压向高压

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增温和增湿 B.净化和增温
C.净化和增湿 D.减湿和减温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