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⑴~⑶题。

⑴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4℃ B.3℃ C.2℃ D.1℃
⑵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⑶图乙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①           B.②            C.③              D.④

来源:大气的运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回答(1)~(3)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a>b>c>d
B.气压: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2)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③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湿、减温

来源:热力环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问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 ⑥或⑦ B. ②或⑥ C. ④或⑧ D. ③或④

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 ③或④ B. ②或⑧ C. ③或⑦ D. ⑥或⑦

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

A.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 B. 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
C.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 D. 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对风向描述正确的是                             (     )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
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来源:风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blob.png

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 B. 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
C. 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 D. 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

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 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 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 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 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 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 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导致对流层气温出现逆温现象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为某地四个不同时刻大气气温垂直变化情况,回答(1)~(3)题。

(1)图中表示非逆温现象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四个时刻中,最容易导致近地面大气污染物聚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如图所示大气气温除④外,总体趋势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其原因是
A.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             B.大气稳定,不发生上下垂直对流
C.没有臭氧,难以吸收太阳热量       D.多水汽、尘埃易成云致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中的空间高度为对流层厚度,读图后回答1—2题。
 
设A、B、C、D四处的气压值分别为PA、PB、PC、PD,则(   )
A.PA>PB>PC>PD                   B.PD>PC>PA>PB
C.PC>PD>PB>PA  D.PB>PA>PD>PC
由C处吹向D处的风属(   )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西风 D.极地东风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