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该图反映的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地面 | B.高空 |
C.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 | D.不考虑摩擦力 |
图中d代表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 | B.地转偏向力 |
C.风向 | D.摩擦力 |
图中的A地与B地相比
A.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 | B.风向相反 |
C.A地风速小于B地 | D.摩擦力一定相同 |
下图为对某天气系统在我国各地过境的降雨量预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高压 | B.低压 | C.冷锋 | D.暖锋 |
该天气系统过境,给甲地带来的气象灾害是
A.洪涝 | B.台风 |
C.风暴潮 | D.寒潮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若在甲处有一天然港湾,则该港湾的气候特征
A.全年炎热干燥 | B.雨热同期 | C.雨热不同期 | D.一月份寒冷干燥 |
若甲港的对面驶来一艘轮船,其桅杆上的旗帜飘向
A.东南 | B.东北 | C.西南 | D.西北 |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表1
年份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
植株数量 |
灌木植物 |
1 |
1.00 |
1.00 |
1.00 |
1.00 |
草本植物 |
1 |
1.18 |
1.20 |
1.21 |
1.23 |
|
地上生物量 |
灌木植物 |
1 |
1.09 |
1.10 |
1.12 |
1.11 |
草本植物 |
1 |
1.47 |
1.55 |
1.52 |
1.53 |
|
地下生物量 |
灌木植物 |
1 |
1.01 |
0.99 |
0.98 |
0.97 |
草本植物 |
1 |
1.21 |
1.29 |
1.42 |
1.58 |
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 B.总生物量 | C.地上生物量 | D.地下生物量 |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
关于右图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
河北省张家口市处我国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地带,冬季寒冷漫长,有较丰富的森林、矿产资源。下图为张家口市(阴影部分)及周边地形图。
(1)张家口市分布哪两种气候类型?请描述其中一种气候类型特征。
(2)试述洋河水文特征。
(3)张家口市天然滑雪条件良好,分析其自然原因。
(4)张家口市属“环京津贫困带”区域之一,试分析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及可采取的措施。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A.福建沿海 | B.黄海沿岸 |
C.准噶尔盆地 | D.柴达木盆地 |
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 B.受暖湿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
C.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 D.晴朗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
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的运动即是风 |
B.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
C.风向就是风的来向 |
D.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等压线(单位:百帕)示意图。回答各题。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④处的风向为
A.西北风 | B.东北风 | C.西南风 | D.东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