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东北亚地区≥10℃积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导致图中M、N两地≥10℃积温不同的原因是
A.M地海拔低,气温高,≥10℃积温大于N地 |
B.M地夏季多阴雨天气,气温低,≥10℃积温小于N地 |
C.N地受沿岸暖流影响大,气温高,≥10℃积温大于M地 |
D.N地气候海洋性强,夏季气温较低,≥10℃积温小于M地 |
当M地北京时间19时30分日落时,太阳直射点可能位于
A.0°,7.5°E | B.23.5°N,7.5°E |
C.0°,30°E | D.23.5°N,30°E |
下图中实线为一空气质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由甲地到乙地的流动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图中虚线是经线,可以确定 ( )
A.甲、乙两地皆位于北半球 |
B.甲、乙两地皆位于南半球 |
C.甲地位于北半球,乙地位于南半球 |
D.甲地位于南半球,乙地位于北半球 |
若图中虚线是纬线,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 )
A.甲地比乙地昼夜温差小 | B.甲地比乙地气压稍低 |
C.①③两地比②地风力大 | D.①③两地比②地气温高 |
熏烟驱霜是指晚霜来前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下左图所示,下右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是
A.削弱大气逆辐射 | B.削弱太阳辐射 |
C.增强大气逆辐射 | D.增强地面辐射 |
上右图中反映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①—②—③ | B.①—④—② |
C.②—③—④ | D.③—④—② |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b、c、d四箭头所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
A.a | B.b | C.c | D.d |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大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风力,乙地大于甲地 |
B.气压,丁地大于甲地 |
C.气温,丙地高于乙地 |
D.昼夜温差,丙地小于甲地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两部分:一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一是经过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的,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以下对北京市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的因素是
A.太阳高度 | B.气温变化 |
C.降水变化 | D.大气洁净度 |
由右图可知
A.阴天时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大,所以散射辐射的日变化也大 |
B.散射辐射的变化,只取决于天气的变化 |
C.阴天时云层对太阳散射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散射辐射日变化大于晴天 |
D.晴天时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较弱 |
2013年“十一”长假期间,李丽同学随父母来海滨旅游。当她面朝大海,长发在海风吹拂下向后飘起时,切实感受到惬意舒畅的心情。结合“北半球海滨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如果李丽头发向后飘起仅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可能发生在乙图中的哪个时间段
A.16时至次日8时 | B.8时至16时 |
C.18时至次日6时 | D.6时至18时 |
右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上午、午后、夜间及清晨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图。完成问题。
图中丁曲线愈接近地面气温愈高的原因是( )
A.愈接近地面风速愈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
B.愈接近地面空气尘埃愈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
C.愈接近地面空气密度愈大,大气愈能吸收太阳辐射 |
D.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地面辐射首先供近地面大气吸收 |
图中四条曲线中最可能是清晨的大气垂直气温分布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①到④的粗细变化,是由于
A.大气逆辐射 | B.地面反射 |
C.大气削弱作用 | D.大气保温作用 |
关于①②③④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A.①是长波辐射 |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
C.③削弱了太阳辐射 | D.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
下图为某地区等温线与河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年降水量最大的区域可能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中M地气温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27°C地形地势 | B.25°C海陆位置 |
C.27°C海陆位置 | D.25°C地形地势 |
下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所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 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明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 )
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 B.连续的霜冻天气 |
C.持续的伏旱天气 | D.台风来临狂风暴雨 |
在此季节,农民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
B.减少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
读“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该地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麓始终大于山顶 | B.9~12月山顶一直减小 |
C.垂直变化7月最大 | D.垂直变化11月随高度递减 |
该地太阳辐射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为8月
A.晴天多 | B.白昼长 |
C.太阳高度大 | D.空气质量好 |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为了完成材料中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应选择哪个时段完成拍摄
A.16时至次日8时 | B.8时至16时 |
C.18时至次日6时 | D.6时至18时 |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处不胜寒”表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①辐射 | B.②辐射 |
C.③辐射 | D.④辐射 |
农谚“露水起晴天”主要原因是晴朗的夜晚
A.②辐射增强 | B.④辐射增强 |
C.③辐射减弱 | D.①辐射增强 |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
A.①组成中能量最强的部分是红外线 |
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
C.③只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
D.④表示散失到宇宙空间的大气长波辐射 |
金星大气层比地球更为厚重与浓密,主要为二氧化碳所构成。其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地球比较
A.到达地面的①较少 | B.被人气吸收的②较少 |
C.射向地面的③更多 | D.返回向宇宙的④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