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丙>乙>甲 | D.丙>甲>乙 |
终年积雪区域北部下线与南部下线海拔不同。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北部更低,因为北部为迎风坡 |
B.北部更高,因为北部为阳坡 |
C.南部更低,因为南部为迎风坡 |
D.南部更高,因为南部为阳坡 |
下图示意某山地1月等温线呈同心圆分布,且等温线间距相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大陆内部,则图中四地海拔最高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若该山地位于南半球,下列推测最可信的是
A.丙坡雪线低于甲坡 | B.乙坡度大于丁坡 |
C.该山地有终年积雪 | D.该山地位于低纬度 |
美国称美利坚合众国,读下面该国本土7月份24℃等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描述图中24℃等温线的走向及主要影响因素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西部MN段—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呈南北走向—受海陆分布和沿岸洋流影响 |
B.西南部NO段—向南凸出—受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影响 |
C.中部OP段—东西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受密西西比河、五大湖影响 |
D.东部PQ段—向南凸出—受阿巴拉契亚山脉影响 |
沿线N→Q人口密度的大致变化趋势是( )
A.逐渐增大 | B.逐渐减小 | C.先增大后减小 | D.先减小后增大 |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区时)2014年10月22日10时28分,太阳黑子发生强烈爆发。右图为“太阳黑子与木星、地球大小的对比图”。据此回答各题。
此次黑子爆发时北京时间为:
A.2014年的10月22日23时28分 | B.2014年的10月21日23时28分 |
C.2014年的10月22日13时28分 | D.2014年的10月22日23时32分 |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
B.太阳辐射促进地球上水、大气和生物的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
C.太阳能量巨大而且集中,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 |
D.太阳辐射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主要的直接能源 |
下图是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表示的城市可能是( )
A.孟买 | B.贵阳 | C.天津 | D.横滨 |
图中所示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A.寒潮 | B.沙尘暴 | C.泥石流 | D.土壤盐碱化 |
下面图甲示意某山区的等高线与等温线分布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积雪冰川的分布区),图乙示意该地区南北坡年平均气温随海拔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地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②④③① | D.④②①③ |
图乙中实线和虚线表示的山坡及山坡性质对应正确的是( )
①实线表示北坡,属于阴坡和背风坡 ②虚线表示南坡,属于阳坡和背风坡
③虚线表示南坡,属于阳坡和迎风坡 ④实线表示南坡,属于阳坡和背风坡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某研究小组实地调查发现,与虚线表示的山坡相比,实线表示的山坡的植被生长状况要好一些,其原因可能是( )
A.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
B.纬度低,热量充足 |
C.坡度小,流水堆积作用强,土壤条件好 |
D.多地形雨,降水丰富 |
结合下面透明玻璃瓶和温度计的实验及大气热力作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A.25℃ | B.12℃ | C.10℃ | D.8℃ |
青藏高原地面昼夜温差大与图乙哪个两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为“大气的热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地面辐射 | B.太阳辐射 |
C.大气辐射 | D.大气逆辐射 |
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有关的作用名称及其对应字符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A |
B.大气的散射作用—E |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B |
D.大气逆辐射作用—D |
下图为“我国30°N附近五个城市的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②地太阳辐射比其他城市低的主要原因是( )
A.阴天多 | B.距海远 | C.地势高 | D.植被丰富 |
关于各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城多上升气流,晴天多,被称为“日光城” |
B.③城两江交汇,被称为“山城”、“雾都” |
C.④城是六朝“古都”, 古称“金陵” |
D.⑤城全国风景旅游名城,“九省通衢”之地 |
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 |
B.a、b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长短关系是b<a |
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
D.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增强c辐射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可能位于( )
A.东北地区 | B.青藏地区 | C.西南地区 | D.东南地区 |
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夏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
B.陡崖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
C.冬夏季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小 |
D.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 |
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
B.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
C.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
读南美洲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
D.乙处气候是受东南信风带控制而形成的 |
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
B.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
读下图“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海陆分布
③地形因素 ④大气环流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此时沿图中海岸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 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
C.降水量越来越大 | 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
读有关厄立特里亚的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该国从东南部到西北部气温变化趋势,描述正确的是( )
A.逐渐升高 | B.逐渐降低 |
C.先升高,后降低 | D.先降低,后升高 |
解决该国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建水库 ②海水淡化 ③跨流域从他国调水 ④改进灌溉技术
A.②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 |
我国欲支援一批农业机械设备到该国,选择的最佳海运路线及季节是( )
A.曼德海峡冬季 | B.霍尔木兹海峡冬季 |
C.莫桑比克海峡夏季 | D.直布罗陀海峡夏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