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系数是指一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湿润系数越小,则该地干燥程度越明显。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湿润系数示意图。回答下题。
图中区域湿润系数分布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终年高温少雨 |
B.湿润系数小于1,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
C.图中湿润系数总体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
D.西北季风的时空变化影响着湿润系数 |
B地湿润指数的成因为
A.位于山地迎风坡,地形降水多 |
B.纬度高,气温低,蒸发较弱 |
C.河谷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 |
D.植被茂密,调节气候能力强 |
下图是北京时间2013年1月5日6时亚洲东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字母G表示高压中心,D表示低压中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时
A.甲地盛行东南风,乙地风力较甲地强 | B.丙地受冷高压控制,天气寒冷干燥 |
C.图中四个锋面中,②和④为暖锋 | D.台湾岛东部沿海地区以晴朗天气为主 |
该日,甲、乙、丙三地中
A.甲地昼长最长 | B.乙地日出较丙地晚 |
C.乙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 D.日落时分,太阳均位于西北方向 |
关于河流补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
B.黄河下游夏季河水补给地下水,冬季地下水补给河水 |
C.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常形成春汛 |
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径流量比较稳定 |
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abcd |
B.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abdc |
C.图中决定风力大小的力主要是a、d |
D.该现象主要发生在高空 |
下图是沿“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铁路干线包括
A.陇海线 | B.京包线 | C.兰新线 | D.青藏线 |
甲地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A.复种指数高 | B.小麦颗粒饱满 | C.瓜果甜度高 | D.水稻种植面积广 |
读太平洋流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图中甲处渔场的名称及成因正确的是( )
A.北海道渔场 |
B.纽芬兰渔场 |
C.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相交汇 |
D.北大西洋暖流跟拉布拉多寒流相交汇 |
洋流乙的名称及对沿岸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增温增湿 | B.降温减湿 |
C.东澳大利亚暖流 | D.东澳大利亚寒流 |
读海洋某区域的表层海水等温线图,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在北半球、洋流性质是暖流 |
B.该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
C.该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
D.该区域在南半球、洋流性质是寒流 |
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流量(M2/s)和降水量(mm),据此完成21—22题。
从甲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暴雨(24小时雨量超过50mm)出现较多。这里暴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
A.空气对流活动强 | B.受地形阻挡,焚风效应强 |
C.台风活动 | D.赤道低压控制,对流旺盛 |
乙图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与径流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 ( )
A.全球气候变暖 | B.流域内种草种树,植被覆盖率提高 |
C.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 D.退耕还沼和退耕还湖效果显著 |
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造成严重海洋污染,有关专家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读墨西哥海域示意图(图9),回答19—21题。
可能使浮油“侵入”大西洋,漂向欧洲沿海的洋流是 ( )
A.墨西哥湾暖流 | B.阿拉斯加暖流 |
C.加利福尼亚寒流 | D.北大西洋暖流 |
石油污染对墨西哥湾沿岸产生的影响有 ( )
A.引发赤潮 | B.旅游业遭受打击 |
C.降水增多 | D.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
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 ( )
A.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 | B.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 |
C.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 | D.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