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1)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当太阳直射点处于A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 ;当太阳直射点处于C、D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当太阳直射点处于F点时,在 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2)图2中甲→乙期间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并且正在向 移动,此期间北京的白昼在不断变 。
(3)图2中地球运行到丙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 点附近,其公转速度逐渐 (变快、变慢)。
(4)图1中当太阳直射点运行到 (填字母)点时,东半球刚好全部在黑夜之中。在图2公转轨道上适当的位置描点标注近日点K 。
读图“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为昼半球),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7月某日11时2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图中AD线的名称叫__ _。(晨线、昏线)
(2)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_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___。
(3)该日B点的昼长时间 小时,B点日出时刻是_______时,日落时刻是_____时。B点日出______(方位),日落_________(方位),正午日影朝向是________(方位)。
(4)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5)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将继续向 (南、北)移动。
(6)请在图上用线段MN标出满足:位于东半球、昼半球上且昼夜等长的范围。
读图“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 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A、B、C、D四点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__,此时,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还是远日点附近? __________。请在图中用“ ”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大致位置,并注明名称。
(2) 地球公转至A时,正午太阳直射__________(纬度)。此时,地球上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_________;全年白昼达到最长地区的范围是___________。
(3) 地球由B向C运动时,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是缩小还是扩大? __________________。
(4) 地球在C位置时,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昼长时间比赤道上___________________ (多或少几小时)小时。
(5) 地球公转至A、B、C、D四点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点时,南北半球昼夜平分。
(6)地球由C向D运动时,北半球所有地区昼渐________(长或短),夜渐_________(长或短),但整体是__________(昼短夜长或昼长夜短)
对全球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O年将升高约 ℃;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 ℃和 ℃。(3分)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3分)
(3)简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4分)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在图上画出太阳直射光线。
(2)图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该日,A、C、D、F四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小到大依次是____ ___,白昼时间从长到短依次是__ _。
(4)此时,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北京时间为 。
济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大气的运动”进行了探究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活动1: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l)根据材料,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
(2)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探究活动2:活动小组在海陆风的基础上,将时空尺度和范围放大,研究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不同季节的大气运动,如下图所示。
(3)图示表示的是______(季节),M表示________(气压中心),其切断的气压带为_________,N表示___________(气压中心)。
(4)根据图中风向,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其对我国东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完成下列要求。
读北半球“二分二至”时的地球位置示意图,完成(1)—(6)小题。
(1)在左图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
(2)写出节气名称。 ① ④
(3)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附近。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4)当地球运行到⑤位置时,乐山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夜长短的变化趋
势是 。
(5)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下图中的 (a、b、c、d) 段。
(6)在b段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为 。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7)-(9)小题。
(7)该图是以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E点地方时为___________时。
(8)图中弧MPN为晨昏线,其中MP段是_______线。
(9)此日,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_。
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1)-(3)小题
(1) 图中点①~⑤,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________。
(2) 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
(3) 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判断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后完成(4)-(5)题。
(4)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5)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
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6)①、④两地气温日较差(一日内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差值)较大的是: ,并说明其原因:
图为“不同日期的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所示日期全球昼长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
(2)B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3)C图所示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纬度分布范围分别是 、
。
(4)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与旭日同升,A、B、C三图所示日期中,升国旗最晚的是 。
【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我国两种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所示的自然灾害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甲中①、②两区域灾害严重的共同原因。
下图是某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试描述该日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及图示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
(2) 据图分析,此日30°N地区比30°S地区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3) 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薄膜(可薄到1微米)电池材料,只需敷上墙壁就可以集能发电。这种材料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集能效率最高,试分析原因。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什么?判断依据是?
(2)该河流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西北、华北、东南、西南)地区,简述判断理由?
(3)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判断理由是 。
(4)该环境问题易导致河流下游会出现哪些问题?
图中AC为赤道,BC为晨昏线的一部分,B点的地方时比A点早,此时D点地方时为15点,读后回答:
(1)图中A点的经度为________,B点的纬度为_____________。
(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在_____________,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___。
(3)这一天北京(39°54′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与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1) 这一天的日期是______前后。
(2) 比较该日A、D、E三点的昼长_____________。
(3)图中AB是_________线(晨,昏)。
(4)这一天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 __。
(5)此时C地的地方时是____时,E地的昼长是___小时,C地日出时间是___时。
(6)此日后三个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选择填空)。
A.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B.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C.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