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A. |
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
B. |
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
C. |
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
D. |
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
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①<②<③ |
B.气温:甲地<乙地 |
C.气流:乙地流向甲地 |
D.乙地比甲地更易形成阴雨天气 |
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1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
A.B.
C.D.
20、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2中( )
A.①增大B.②增大C.③减小D.④减小
一架飞机从圣彼得堡(60ºN,30ºE)2014年1月3日15时起飞,经过11小时飞抵哈瓦那(23°N ,82°W) (西5区),回答下列问题。
飞机到达哈瓦那时,当地区时是( )
A.3日20时00分 | B.4日10时 | C.3日19时 | D.4日20时00分 |
飞机从圣彼得堡飞往哈瓦那期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太阳直射点正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C.圣彼得堡昼长逐渐增加 D圣彼得堡昼长等于哈瓦那
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A. |
林线与雪线更高 |
B. |
林线与雪线更低 |
C. |
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
D. |
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
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A.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
C.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短暂中断;
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昼、极夜现象;
③是地球上生物生长繁衍、大气运动、水体运动的能量来源;
④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②④ | B.①④ | C.①② | D.②③ |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
降水序号 |
降水历时(天) |
降水量/mm |
汾川河洪峰情况 |
1 |
2 |
53.0 |
无明显洪峰 |
2 |
4 |
80.3 |
无明显洪峰 |
3 |
5 |
100.1 |
无明显洪峰 |
4 |
2 |
73.2 |
无明显洪峰 |
5 |
2 |
90.7 |
洪峰流量346m 3/s |
6 |
2 |
54.4 |
洪峰流量1750m 3/s |
9.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
A. |
减小降水变率 |
B. |
减少河水含沙量 |
C. |
增加降水量 |
D. |
加大河流径流量 |
10.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11.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A. |
河床 |
B. |
沟谷 |
C. |
裸露坡面 |
D. |
植被覆盖坡面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变化大,但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图7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
(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变化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变化特征,并说明原因。
(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原因。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6~8题。
6.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7.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
A.洪水暴涨 B.退耕还湿 C.地面沉降 D.冻土融化
8.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
A.林地 B.湿地 C.草地 D.寒漠
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9~11题。
9.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A. |
构造运动 |
B. |
流水 |
C. |
冰川 |
D. |
风 |
10.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A. |
地面沉降 |
B. |
流水侵蚀 |
C. |
风力侵蚀 |
D. |
冻融塌陷 |
11.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 )
A. |
水土流失 |
B. |
沼泽化 |
C. |
土地沙化 |
D. |
盐碱化 |
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6~8题。
6.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 |
2月7日9时 |
B. |
2月7日15时 |
C. |
2月7日17时 |
D. |
2月8日7时 |
7.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A. |
东北方向 |
B. |
西南方向 |
C. |
东南方向 |
D. |
西北方向 |
8.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 |
生物类型多样 |
B. |
对全球变暖敏感 |
C. |
大气质量优良 |
D. |
人类活动影响少 |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 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 |
递减 |
B. |
先减后增 |
C. |
先增后减 |
D. |
递增 |
8. 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
水体营养盐 |
B. |
太阳辐射 |
C. |
水体含沙量 |
D. |
洋流流向 |
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 |
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
B. |
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
C. |
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
D. |
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
如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
地形 |
B. |
水源 |
C. |
植被 |
D. |
坡向 |
6、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
A. |
|
B. |
|
C. |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