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如图所示景观岩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
A. |
垂直抬升 |
B. |
水平拉张 |
C. |
水平挤压 |
D. |
岩浆喷发 |
形成如图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 |
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 |
B. |
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 |
C. |
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 |
D. |
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 |
南堤滨海步道公园紧邻永定新河,园内湖泊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A. |
调节地表径流量 |
B. |
减少地下径流量 |
C. |
减少水的下渗量 |
D. |
减少地表水蒸发 |
我国有四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62°12' 59"S,58。57' 52"W)、中山站(69°22' 24nS,76°22' 40"E)、昆仑站(80°25' 01"S,77°06' 58"E)、泰山站(76°58' E. 73°51' S)。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冰架是冰盖向海洋中延伸的部分,在它的边缘,断裂的冰架渐渐漂移到海洋中,形成巨大的冰山。如果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监测南极洲冰架面积的变化,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是
A.遥感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雷达监测 |
当陕西省各地日出时刻(地方时)处于一年中最晚时,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
A.都出现了极昼现象 |
B.最早进入新的一天的是昆仑站 |
C.昆仑站的昼长大于中山站 |
D.自转线速度最大的为泰山站 |
图是地球仪上的一段经线,其中A点以北是海洋,E点以南是陆地:B与C之间、D与E之间为海域;A与B之间,C与D之间为陆地。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当我国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时,E地
A.炎热干燥 | B.高温多雨 | C.寒冷多雨 | D.阴雨绵绵 |
AB段区域
A.地表平坦多湖泊 |
B.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
C.植被以地衣、苔鲜为主 |
D.河流流程短且水能丰富 |
BC段海域
A.是世界著名石油产区 |
B.以石质海岸为主 |
C.海水盐度较低 |
D.通过运河和海峡沟通两大洋 |
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东南 7月1日06时 | B.东北 7月1日06时 |
C.东北 1月1日12时 | D.东南 1月1日12时 |
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厄尔尼诺的表象是太平洋特定区域海洋温度显著偏高,我国一般采用NinoZ海温的距平指数(较常年偏高或偏低的程度)作为判定厄尔尼诺的依据。此次厄尔尼诺自去年5月开始,可能会持续到明年初,成为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正常年份与厄尔尼诺年赤道地区环流形式对比图从图可以看出
A.正常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高 |
B.正常年份亚欧大陆西岸海区气温较低 |
C.厄尔尼诺年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 |
D.厄尔尼诺年美洲东部海区气流上升 |
本次厄尔尼诺可能造成
A.巴西雨林砍伐量增加 | B.世界铜矿石价格上涨 |
C.东南亚国家严重洪涝 | D.世界稻米产量增加 |
读“洋流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代表的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暖流的含义是指 。
(2)从图示来看,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是: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南半球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 。
(3)图中数字②表示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①代表的洋流附近形成了世界性大渔场,其原因是 。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澳大利亚将进入 季。
(2)图中AB是 线。(晨线或昏线)
(3)这天C点的昼长为 小时,地方时为 时。
(4)此时D点的太阳高度角为 ,E点太阳升起的时间为 时。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读下图: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完成下列问题。
a、b、c、d四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 )
A.a | B.b | C.c | D.d |
甲地比乙地( )
A.气压高 | B.风力大 |
C.气温高 | D.湿度大 |
有关丙、丁两地大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气逆福射,丙地强于丁地 |
B.气温日较差,丁地小于丙地 |
C.丙地,狂风暴雨 |
D.丁地,阴雨绵绵 |
读四种不同的天气系统示意图,箭头代表空气流动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代表冷锋天气的示意图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代表台风天气的示意图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读下图,图中曲线为海洋年等降水量线,阴影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从图示等值线分析,甲海域年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①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②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③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甲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
A.陆地淡水注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
B.表层海水远离海岸流动,冷海水上泛 |
C.秘鲁寒流与赤道逆流交汇 |
D.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
当图中的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最大时( )
A.我国东部盛行东南风 |
B.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
C.黄河站正处于考察最佳季节 |
D.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
读甲、乙两海域的海水表层水温等值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甲、乙两海域有风海流流过,关于该风海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途经a处,流向为自东向西 ②途经b处,流向为自西向东
③途经c处,流向为自东向西 ④途经d处,流向为自西向东.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④ |
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海域都有利于形成大型渔场 |
B.乙海域有利于形成大渔场,甲海域反之 |
C.甲、乙两海域都位于大洋东岸 |
D.甲位于大洋西岸,乙位于大洋东岸 |
下图表示夏至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四城市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