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中宜昌—城陵矶河段属于荆江河段,容易发生洪水灾害。相关的因素主要是
①荆江河段流域面积广 ② 荆江河段所处的夏季多暴雨的气候特征
③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④长江上游的人类活动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④ | D.②③④ |
读北半球“二分二至”时的地球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
(2)写出节气名称。
① ④
(3)当地球公转速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它刚好位于公转轨道上的 附近。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4)当地球运行到⑤位置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昼夜长短的变化趋是 。
(5)当地球位于⑥位置时,太阳直射的位置正处于右图中的 (a、b、c、d)段。
(6)在a段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为 。
下图为“我国某地某月两日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该月是
A.3月 | B.6月 | C.9月 | D.12月 |
某军舰在西经20°,南纬59°的海面上,沿20°W经线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80千米,落弹点将在
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 B.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
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 | D.西半球的高纬度地区 |
下表为世界四个地区连续两日的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 B.④①③② | C.③①④② | D.①④②③ |
某同学对我国某地(地处120°E)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记录,绘成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同学的观测与记录持续了
A.3个月 | B.6个月 | C.9个月 | D.12个月 |
图中a点对应的节日可能是
A.端午节 | B.劳动节 | C.国庆节 | D.元宵节 |
在图中b点对应的日期,世界各地可能会发生的现象是
A.日本春光明媚 | B.北极出现极夜 |
C.南非华人欢度春节 | D.澳大利亚冬雪纷飞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中B处有一种世界上典型的地貌景观(图中阴影表示陆地),该地山高谷深,为避风的良好场所。图中C处所在海区及其附近陆地经常大雾弥漫、阴雨连绵,给当地交通带来很大影响。
材料二 美国玉米产业发展过程示意图。
材料三 美国大都市区人口在中心城市和郊区比重的变化(%)
(1)结合材料一推测图中B处地貌类型。分析图中C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
(2)分析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
(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A国将部分产业转移到D国,试说明该部分产业的类型并简述其转移到D国的原因。
(4)结合材料三说明美国居住在城市中心人口和郊区人口的变化特点,及带来的好处。
研究表明,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普遍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读图可知我国( )
中国城乡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
A.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长期持续 |
B.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不断加大 |
C.目前“城乡倒置”与人口迁移有关系 |
D.P点时城乡老年人口数量相等 |
读“某城市住宅区内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M、N、L依次表示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商业、住宅、工业 | B.工业、商业、住宅 |
C.住宅、工业、商业 | D.商业、工业、住宅 |
下图为我国某地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 )
①a地的气压比b地低 ②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 ③d地的风力比e地小 ④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
a、c、d、e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
A.a、e | B.a、c | C.e、c | D.d、e |
下图表示局部地区地势高低与沉积物空间变化,将该地区分为16个方格,每个方格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地势高度和沉积物厚度(1—4表示地势从最低到最高或沉积物厚度由最薄到最厚),图示地区沉积物形成的地貌类型可能是( )
4 1 |
4 1 |
4 1 |
4 1 |
4 1 |
3 2 |
3 2 |
4 1 |
3 1 |
2 4 |
2 4 |
3 1 |
1 2 |
1 3 |
1 3 |
1 2 |
A.河口三角洲 B.流动沙丘
C.河漫滩平原 D.山麓冲积扇
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下面四位同学对《村行》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
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
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由视觉、嗅觉感到的春天景象;
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
A.甲乙 | B.甲丙 | C.乙丁 | D.丙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