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鸿生生平简介(据傅国涌《刘鸿生:中国人的“托拉斯”之梦》)
1888年出生于上海。
1905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
1909年任开平矿务局上海地区推销员。
1919年成为上海滩的“煤炭大王”,
1920年创办苏州鸿生火柴公司,先后注册“定军山”、“宝塔”的商标,供应国内外市场,人称“火柴大王”。
一战后,瑞典火柴商柯洛克在华低价销售,试图收购鸿生火柴。
1929年,为了减少内部竞争,一致对外,全国52家火柴企业成立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刘鸿生任主席。在此前后,他又广泛投资于煤炭、水泥、运输、银行等多种领域。
1932年,他的企业被迫停产。
1940年底应蒋介石之邀由香港赴重庆办厂,无功而返。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从香港回到上海。
1956年初刘氏企业全部完成公私合营,同年病逝。
材料二 关于鸿生火柴盒的一组老照片

材料三  I931年12月17日,刘鸿生在写给留美长子刘念仁的信中说:“我们的青年学生发扬他们的卓越爱国精神,进行罢课,游行和各种救国运动。所有这些行动都是伟大的。他们至少表现出我们的人民和整个国窄富有血性和生命力。但是,我可以说,正如现在每个青年学生都了解的,仅靠这些表现,并不能充分而有效地挽救国家。……埋头苦干,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各人的才能,这才是我们每个人救国的正确道路。”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初到1956年,刘氏企业的发展轨迹。
(2)分析“l919年成为煤炭人王”、“l932年企业被迫停产”的社会因素。
(3)观察材料二图片,判断刘氏企业的营销策略。
(4)材料三体现了实业家刘鸿生怎样的爱国思想。他侣导的救国道路能否行的通?为什么?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下是王敬虞《中国近代工业资料》中的图表
1914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棉纺              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
织厂平均锭数量示意图                        比例一览表(%)
材料二 1911年至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年至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锭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锭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中国)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
凡隶属本部(指农林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确有关于社会农、工、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
至于铁矿需本(资本)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藉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赡贫民之生活。
现在世界上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之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遂将此昙花一现之基础,至于今日,败坏不可收拾,断丧人民之企业心、合群心。今日,耗散最可宝贵之资本,不一而足。……故农林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
——《实业之梦――张謇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我过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2)依据材料三,概括张謇“实业救国”的主要主张(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三中张謇的救国主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能否实现?为什么?

来源:中国近代工业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弱点,造成这些弱点的原因何在?
(2)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有什么重大意义?
(3)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简要分析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现代化为中心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史学研究的方向之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的工业化,19世纪60年代一20世纪40年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上述经济上的工业化有哪些显著特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中国发挥过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被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当时投资近代企业的主要有哪些人?新式企业的出现有何重要意义?
(2)辛亥革命后,刺激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的社会思潮是什么?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对中国的阶级状况和社会进程有何影响?
(3)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资产阶级又有何突出贡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海关统计,1914~1918年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了14.8%~20.5%,入超由每年的2亿多海关银减至3000多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锭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锭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为4.9亿日元,1919年增加至14亿多日元。1914年输华货物总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同期,美国的对华贸易额由1913年的0.35亿海关银增至1919年的1.08亿海关银。美国在华商行从136家增至309家,并攫取在华修建1500千米铁路等特权。
——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请完成: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材料一、二显示的数据的原因。
(2)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四,说明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曲线图简要描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2)试分析19世纪末到一战结束之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3)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共17分)
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摘自《南京条约》.
材料二 “国家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摘自中学《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回答: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对外开放在本质上是否相同?为什么?各具有什么特点?
(2)分析各自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变化产生的影响,并据此谈谈你对开放的认识。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古罗马的历史遗产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