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十年报告》记载,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该“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此厂的产品在纳税方面并未享受什么特别优待的章程”。从上海伦章造纸厂的经营状况,最能体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
A.得到政府大力扶持与帮助 | B.获得充分发展,有相当规模 |
C.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 | D.生产的产品难与外国竞争 |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
B.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竞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由此可见( )
A.清政府大力支持洋务派创办工业 |
B.封建势力阻碍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
C.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澈烈 |
D.近代民族工业没有摆脱外来势力控制 |
19世纪60年代的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兴起 | B.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的束缚 |
C.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 | D.列强在中国开办船舶制造业 |
有学者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阶段性发展特点是:风气初开;天下移风;飙转豹变。“飙转豹变”(快速发展)这一特点属于哪一时期
A.清朝末年 | B.洋务早期 | C.民国初年 | D.民国后期 |
“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始终是历史的主题。……但是紧张对的救亡需求带来了准备的不足,并往往忽视了对封建主义的严峻斗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很不成熟的状态下被推上历史舞台的。”这种“不成熟”的核心体现是
A.军事准备不足 | B.政治经验短缺 | C.思想理论肤浅 | D.经济基础薄弱 |
1923年10月10日,冠生园公司在《工商新闻》国庆增刊上刊登吿白:“足以爱国而欲救国者,莫不由工商着手......爱国者,必纪念此国庆日,受购国货者,是真爱国。本园各种牛肉果子食品,是完全国货,故爱者诸君,皆热心提倡而购食之。 ”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A.表达了该公司恭贺国庆赞成民主共和 | B.借国庆宣传国货,具有商业广告意识 |
C.该吿白将购买国货与爱国联系在一起 | D.表现了民族资本家的实业救国情怀 |
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中国资本主义不可能沿着正常的道路独立发展,为了谋求自身的生存,它不得不左右攀附,托庇于外国资本主义或本国封建势力。下列现象中不符合题中含义的是
A.有的商办企业投身外国在华企业麾下,寻求“保护” |
B.盐商何某买山采煤,却被士绅斥为异端,遭到驱逐 |
C.通久源轧花厂,担心清吏反对,便依附日本人保护 |
D.厦门机器公司虽系华商投资创办,却转在香港注册 |
作家茅盾在其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提到1948年流行着一个笑谈:“在中国唯一仍然在全力开动的工业是印刷钞票。”对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 )
A.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 |
B.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印刷速度快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显著 |
D.国统区经济繁荣,货币需求量大增 |
对下面图表的解读,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①民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
②民族企业发展迅速
③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④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矛盾尖锐的表现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在中国民族业的发展史上曾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民办企业向清政府交纳一部分资金,以获取清政府的支持和庇护;有的民办企业依附于洋人,如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挂英国国旗,船尾挂中国龙旗;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厚创办轧花厂,但在表面上却依附于日本。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民族企业对外国技术有依赖性 |
B.清政府对民族企业进行鼓励和支持 |
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经营方式的吸引 |
D.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
①这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③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④这种命运的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842年五口通商后,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通商贸易的买办阶层兴起。右为美国学者郝延平统计的《买办在近代民族工业投资表》,从中可以看出()
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
B.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
C.买办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
D.重化工业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主体 |
马寅初曾指出:“几位大官,乘国家之危急,挟政治上之势力……做生意之时以“统制贸易”为名,以大发其财为实……”这些“大官”指的是( )。
A.民族资产阶级 | B.官僚资产阶级 |
C.大地主 | D.大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