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
B.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
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
D.三者立论不同,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 B.土地兼并严重 |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
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最正确的是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
时间 |
人口户数 |
官民田地山塘 |
夏税米 |
农桑丝 |
折绢 |
秋粮米 |
弘治年间 (1488-1505) |
148.7万户 |
399270顷 13亩余 |
86600 石余 |
3970 斤余 |
3175 匹余 |
2560270 石余 |
嘉靖年间 (1522) |
130.3万户 |
398566顷 35亩余 |
82965 石余 |
4264 斤余 |
3411 匹余 |
2576888 石余 |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C.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
D. 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从西周时期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王权的加强 | B.西周政权被推翻 |
C.上层建筑发生变化 | D.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以下各项,体现了井田制度实质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C.“大道即隐,天下为家” |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
墨子说:“今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上述引文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 | B.农业有力支持了兼并战争 |
C.农民深受地主压迫的事实 | D.封建制下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
读《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从中我们可得到的信息包括:( )
①农业税相对稳定 ②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
B.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
C.土地兼并严重 |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 | 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 B. | 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
C. | 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 D. | 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
历史学者指出“公元十世纪以前,黄河的水流基本上安稳而平静,而东汉至唐末,仅有四十个年分有决溢的记载;但唐末至近代,黄河大小决溢达一千五百余次,不再是一条安稳平静的大河”从宏观的角度看,有关黄河的变化,下列解释何者妥适?( )
A.古代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森林、草原比较完整。唐代以后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
B.唐代以后,历史重心往东移,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荒废,逐渐淤塞,泥沙集于黄河 |
C.安史之乱后,南方各方面的发展均超过北方,水利工程集中于南方,黄河已遭遗忘 |
D.黄河的决堤是因农民与水争田,不断在河边修筑围田、圩田,破坏自然生态的结果 |
《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 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 |
C.赋税制度重大改革 | 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 |
“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
读下列两图。唐代筒车发明和推广后,翻车却仍长期而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最主要原因是( )
A.封建政府对农业生产技术并不重视 |
B.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较迟缓 |
C.我国南方地区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
D.翻车不仅可以灌溉,而且也能排涝 |
下面是摘自柳武《中国近代粮食生产衰落原因分析》中的中国古代粮食相关情况统计表。这表明( )
时期 |
粮食亩产(公斤/亩·年) |
人均占有原粮(公斤/人·年) |
劳动生产率(公斤/劳动力·年) |
战国中晚期 |
180.0 |
460.5 |
1659.0 |
西汉末 |
132.0 |
495.5 |
1789.0 |
唐 |
170.6 |
628.0 |
2262.0 |
宋 |
154.5 |
579.5 |
2087.5 |
明 |
173.0 |
559.0 |
2013.5 |
清中叶 |
183.5 |
314.0 |
1131.0 |
A.整个古代农业处于停滞状态 B.大一统时期农业发展较快
C.唐朝时经济发展水平最该 D.封建时期人们生活改善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