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把做事不分轻重主次称为“本末倒置”。在中国古代,统治者的经济思想中“本”是指( )
A.商业 | B.农商并重 |
C.农业 | D.重农抑商 |
1795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巨大,而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中国消费英国棉纱、棉布的量基本为零的背景是( )
A.棉纺织业相当发达 | B.“海禁”政策的保护 |
C.经济发展水平高 | D.小农经济的抵制 |
下面是摘自柳斌《中国近代粮食生产衰落原因分析》中的中国古代粮食相关情况统计表。这表明( )
时期 |
粮食亩产 (公斤/亩年) |
人均占有原粮 (公斤/人年) |
劳动生产率 (公斤/劳动力年) |
战国中晚期 |
180.0 |
460.5 |
1659.0 |
西汉末 |
132.0 |
496.5 |
1759.0 |
唐 |
170.6 |
628.0 |
2262.0 |
宋 |
154.5 |
579.5 |
2087.5 |
明 |
173.0 |
559.0 |
2013.5 |
清中叶 |
183.5 |
314.0 |
1131.0 |
A.明清之际耕地抛荒严重 B.封建社会人们生活改善不大
C.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停滞 D.唐朝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 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
C.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 D.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
《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 | B.“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 |
C.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 | 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 |
岳飞冤死风波亭以后20年,朝廷派人到江西九江调查岳飞家产,拿到一份财产清单,清单上说,岳飞在九江的时候陆续买下旱田“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水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以及房屋“四百九十八间”。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的盛行 | B.岳飞原来是豪强地主 |
C.国家授田制的推行 | 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业。”《吕 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气节来安排农业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该灌区面积为4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这反映出( )
A.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随之降低 | B.其他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
C.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 | D.农业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
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 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
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 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 B.井田制的瓦解 |
C.人口膨胀的压力 |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
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
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下降 |
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
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 |
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指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
B.传统农业经营效率很高可以与现代农业相媲美 |
C.传统农业效率高是指土地私有制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
D.传统农业的贫乏往往表现为规模小、工具简陋、农民负担重等 |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下图所示:
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减少犁耕依赖 | B.经营更趋市场化 |
C.注重精耕细作 | D.生产日趋专业化 |
下图是汉代土地变更的部分统计。据图可知汉代
①法制相当健全 ②重视土地私有
③土地兼并严重 ④买卖土地自由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