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那时的农民,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6页)教材此处同时使用“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两个概念;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个概念的含义完全相同 | B.两个概念没有关联 |
C.前者偏重生产结构,后者偏重生产结果 | D.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说明 |
清乾隆年间,一个地主家庭的四个儿子的择业选择,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①老大能歌善舞,在北京表演京剧
②老二精明能干,在上海从事进出口贸易
③老三子承父业,在家乡购田置产,安居乐业
④老四去了江西平遥,和朋友合伙兴办票号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③ |
古代“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 cultura和colere,本义为“耕作”、“栽培”、“养育”等,在印欧语系kwel-字根,则有翻动一块土地、运转与耕作之意。据此判断,中国文化源头应始于( )
A.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 | B.文献与考古中考证出的夏朝 |
C.进入青铜时代后的商朝 | D.封邦建国体制确立后的西周 |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涌入世界各地。一位葡萄牙商人说,白银在全世界游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象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白银流入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①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②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
③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④中国仍是世界市场的中心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中原地区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
B.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
C.战国时期随葬品以铁器为主 |
D.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
苏轼曾论述:“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官府减轻农民负担 | B.地主致力民间赈济 |
C.产生租佃经营方式 | D.租佃关系日益发展 |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黄金、白银开始了在世界的流荡,从美洲流入了欧洲,从欧洲流入了中国,它留在中国,好象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白银流入中国并留在中国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
①当时中国政府积极鼓励对外贸易 ②当时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
③当时中国“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④当时中国的冶金技术相对落后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隋唐是我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的扩展时期,其农业技术最重大的成就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也是我国古代犁耕技术的进步时期。下列有关我国农业生产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春秋时期我国农耕中开始大量使用铁犁 |
B.战国时期开始了精耕细作的农业方式 |
C.西汉时期发明了适合水田耕种的曲辕犁 |
D.翻车是汉代发明的一种播种工具 |
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
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 |
下图为东汉错银饰青铜牛灯,1980年在今江苏扬州邗江甘泉山出土,现为南京博物院标志性文物。其结构可分为灯座、灯盏、烟道三部分。灯座为一头伫立状的黄牛,灯盏的外观如一座亭子,烟道为一弧形圆管,成为灯盏与牛腹之间的通道,在牛腹中储以水,烟炱即可溶于水中。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东汉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②可以窥见普通百姓日常社会生活的一面
③造型艺术体现古代的农耕文化和环保意识
④说明当时扬州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北魏与唐前期实行均田制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小农经济,抑制土地兼并 | B.实行土地国有,促进经济恢复 |
C.打击地主势力,促进生产发展 | D.改革基层行政,加强中央集权 |
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的《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说明
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 |
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
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 |
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
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这句民谚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什么特点( )
A.分散性 | B.自给自足 |
C.相对稳定性 | D.精耕细作 |
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
A.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 | B.实行以田亩为主的征收标准 |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D.反映了国家对人身控制的松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