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掇琐·上辑·琐三十》载:“你道生胜死,我道死胜生。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问。十六作夫役,廿一充府兵。”这主要反映了:( )
A.沉重的徭役、兵役 | B.佛教教义对人们的影响 |
C.繁苛的赋税负担 | D.社会矛盾尖锐,局势动荡 |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土地所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 )
A.“公田”转化为私田 | B.土地兼并 |
C.由于军功而获赏赐土 | D.政府的“均田” |
《后汉书》有载:(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发展 | B.苛政导致脆弱小农破产 |
C.铁犁、牛耕在江南普及 | D.当时农作物种类较多 |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下列关于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
B.玉米、甘薯等大量外来农作物引进的结果 |
C.劳动力增多使土地得到开发 |
D.《农政全书 》中先进经验推广使然 |
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
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A.“工商食官”制度满足了社会需求 |
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
C.广大农民的贫困使社会需求难以形成 |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描绘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的美景。此诗体现了
A.魏晋时期社会祥和安定 | B.当时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
C.山水诗朴实恬淡的特点 | D.追求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
中国古代地主占有大量良田,而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现象始终无法根治,这是因为
A.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
B.地主实力强大,专制王朝也无法控制 |
C.土地兼并是正常现象,即使是开明的政治家也会忽略这一现象 |
D.专制王朝禁止农民私自开垦荒地,只能耕种地主的土地 |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表明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
B.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于商朝 |
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井田制开始瓦解 | B.商品经济发展 |
C.小农经济兴起 | D.家庭手工业产生 |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C.中国古代农业讲求精耕细作 |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唐朝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 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
C.田园生活自然悠闲 | D.男女分工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