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最主要的农业耕作方式是
A.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耕作土地 |
B.采用曲辕犁和耧车 |
C.采用铁农具和牛耕 |
D.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 |
我国的原始农业是
A.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发展而来 |
B.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 |
C.在家畜饲养业的促进下发展起来的 |
D.由东部向西部地区扩展 |
下列哪些说法符合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一家一户的小农个体生产 ②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 ④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了多处粟的遗存,还出土了一批幼体猪骨,这不能说明的是
A.黄河流域是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源地之一 |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
C.我国北方以粟为主要农作物 |
D.当时已经出现了家畜饲养业 |
在我国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到私有的转变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
A.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 | B.公田的大量抛荒 |
C.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 D.商鞅变法 |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资金 |
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 |
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
C.“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
D.“募民屯田得谷百万斛” |
从西周时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代的“废井田,开阡陌”,所反映的是
A.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 B.井田制的破坏 |
C.周王室的衰弱 | D.诸侯的强大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江堰是西汉时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 |
B.古代重要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 |
C.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 |
D.坎儿井是新疆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 |
中国古代有“五谷”和“六畜”的说法,其中“六畜”指的是
A.猪、马、牛、羊、鸡、兔 |
B.猪、马、牛、鸡、狗、羊 |
C.猪、猴、马、牛、羊、鸡 |
D.猪、鸡、兔、虎、马、羊 |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古代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水利工程 |
B.秦在关中地区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
C.表现了秦汉王朝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恢弘气势 |
D.中国古代唯一至今仍发挥重大作用的经典工程 |
下列材料能反映人们已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有( )
①“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②“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不可以为天下王。”
③“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④“春二月,毋敢伐林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日,毋敢夜草为灰。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