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记载,汉中期以前,江南“地广人稀”,百姓“无积聚多贫”,而据《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已经“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优越的自然环境 | 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
C.江南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 D.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 |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它反映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产生。据推断这里的某时期某地可能是( )
职业 |
自耕农地主 |
佃农 |
工场工人 |
商人工场主 |
占人口比 |
24% |
36% |
30% |
10% |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这说明宋朝时期
A.佃户租种土地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
B.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
C.开始出现租佃经营 |
D.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义务 |
宋人方勺在《泊宅篇》中载:“七闽地狭瘠而水源浅远。……垦山陇为田,层起如阶梯,然每远引谷水以灌溉,中涂必为之皑(碾米用的石磨),下为碓米。”材料反映宋代福建( )
①土地制度以小农土地私有制为主
②向山要田,山区梯田多
③能将低海拔处的水引往高海拔处
④已经开始懂得综合利用水资源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的剧烈变动 | 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
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 |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石器锄耕 | B.刀耕火种 |
C.铁犁牛耕 | D.机械化耕种 |
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关于右图所示灌溉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耧车,出现在汉代 |
B.它适合于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 |
C.五代的文献中可能记载它的制造方法 |
D.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利用水力的灌溉工具 |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此农具出现于
A.曹魏 | B.唐代 |
C.宋代 | D.明清 |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业。”《吕 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气节来安排农业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下列对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包括①小农经济逐步形成②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③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清朝嘉庆皇帝曾谕告军机大臣等:“浙江各府属山势深峻处所,多有外来游民……翻掘根株,种植苞芦,以致山石松浮,一遇山水陡发,……大为农人之害。其游民……成群结伴,散出各山,……往来无定,难保日久不滋生事端。”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失业贫民成为社会动荡因素 | B.引种美洲作物客观导致生态恶化 |
C.人口增长导致人地矛盾突出 | D.农业技术突破推动大量荒地开垦 |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下面是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对此表解读错误的是( )
|
官办% |
民办% |
其他% |
不明% |
宋代 |
15.28 |
70.69 |
0 |
14.03 |
元代 |
17.23 |
61.15 |
0. 33 |
21.29 |
明代 |
57.21 |
29.84 |
0. 24 |
12.71 |
清代 |
56.67 |
24.11 |
0. 56 |
18.66 |
A.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必然结果
B.宋代民办书院的繁荣与理学的发展有关
C.民办书院比例下降制约古代文化的发展
D.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出加强的趋势
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该灌区面积为4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这反映出( )
A.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随之降低 | B.其他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
C.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 | D.农业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