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
C.君权至上的后果 |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
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比。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的鲜明特点( )
A.更关注个人的人生价值 | 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 |
C.更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 | D.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 |
例如,上海黄浦滩的某片土地,地主报价100元,后来增值为10 000元时,地主所得仅为100元,而其余的9 900元则按照“涨价归公”的原则,“为国民所共享”。这段材料反映了孙中山的哪一思想( )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节制资本 | D.平均地权 |
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 )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
英国和美国都是近代较早确立代议制的国家,关于两个国家最高行政首脑相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由选举产生 | B.都对议会负责 |
C.都可以解散议会 | D.任期都是四年一届,连任不超过两届 |
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实行联邦共和政体,下列宪法的规定体现了联邦制原则的是( )
A.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
B.总统和国会议员由民选产生 |
C.实行两党制 |
D.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 |
很多人称赞美国的民主,说它的政治体制比较完备,1787年宪法通过多次修订也表现了较强的民主色彩。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规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
B.确立了共和政体,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
C.确立了权力的制衡机制,防止了独裁的出现 |
D.充分践行了《独立宣言》中人人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 |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小布什所说的笼子是( )
A.邦联制 | B.三权分立 |
C.君主立宪制 | D.联邦制 |
为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
A.颁布《独立宣言》 | B.建立邦联制 |
C.推行三权分立 | D.实行总统制 |
自秦汉到明清,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特点是(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与控制不断加强 ④选官与考试始终紧密结合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中华民国1946年宪法规定:“总统依法公布法律,发布命令,须经行政院院长之副署,或行政院长及有关部会首长之副署”、“行政院对立法院负责”,此条款与下面宪法或文献的内容相近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德国1871年宪法 | D.法国1875年宪法 |
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曾说:“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该言论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当时仍受英国控制 | B.宪法制订面临重重阻力 |
C.独立后的美国邦联松散 | D.人民主权原则已得到宪法肯定 |
有学者认为,杰斐逊的名言“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奠定了美国民主和宪法的基础。这一结论的依据是美国1787年宪法( )
A.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 | B.重视分权制衡 |
C.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 | D.建立了责任内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