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
①理论基础是启蒙思想
②规定的政体相同
③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
④是资产阶级专政的立法保障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如图所示两部法律文献,其说法正确的是
A.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 |
B.后者中的某些原则和规定源于前者 |
C.两者没有继承和发展关系 |
D.前者是后者的组成部分 |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作用共同点是
A.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
B.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C.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
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 |
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这段话称颂的“设计”应是( )
A.英国的《权利法案》 |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
C.美国的l787年宪法 |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下面关于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隋唐的三省六部与美国的国会、总统、联邦法院都是民主的反映 |
B.前者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后者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
C.前者设置的目的是保证皇权独尊,后者设置的目的是防止独裁、维护民主 |
D.两种制度下机构的官员都是任命的 |
美国1787年宪法与英国的《权利法案》的共同之处是 (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国家 | B.议会主权取代王权 |
C.确立了“法治”的原则 | D.政府首脑经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
1912年清帝宣布退位时,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
件》中写有清帝退位后尊号不变,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清帝退位后暂居宫禁,侍卫人等照常留用;但1924年冯玉祥利用武力强行将清帝溥仪赶出了故宫。对此事件胡适认为这是“欺人之弱,乘人之丧”,“是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还亲赴醇亲王府向溥仪表示慰问,声称这“是东方的野蛮”。关于胡适这一态度不能说明( )
A.胡适坚持契约精神 | B.胡适反封建精神不够彻底 |
C.胡适深受英美文化熏陶 | D.对国人思想启蒙的路还很长 |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
B.伏尔泰彻底否定了君主制 |
C.卢梭主张开明君主专制 |
D.启蒙运动直接推翻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
浙江青年潘德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单身骑车环绕地球一周的人。1933年9月,他到达德国首都柏林。当时他可能看到的景象包括:
①很多工人失去工作生活困难;
②人们在电影院中观看电影;
③战争临近人们恐惧不安;
④街头到处都飘扬着纳粹党旗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历史学家王绳祖在《国际关系史》中写道:美国总统威尔逊签署和约后,带病在美国作了1万公里的旅游,到处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瘫痪。但是,参议院就是不买账,1920年3月,最后表决时,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威尔逊及其“国联”方案的最终结局,反映了美国的政治特征是
①孤立主义势力的强大
②总统“统而不治”
③综合实力在一战后受到削弱
④政治体制中的“制约与平衡”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875年的美国和法国总统,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掌握行政权 | B.是军队最高统帅 |
C.是国家元首 | D.由议会选举产生 |
如图是某校举办的一场东西方文化展览的一部分。下列对这两位思想家的共同之处分析正确的是
A.都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B.都是工业革命之后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 |
C.都主张推翻君主制 |
D.都促成本国爆发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 |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李大钊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都对中国民主革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相同点是
A.主张社会革命 | B.建立劳工社会 |
C.实现三民主义 | D.主张三大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