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
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博览会进行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

A.勒索大量赔款 B.协定关税
C.开放通商口岸 D.割占香港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一位学生对近代中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作了以下一些连线,其中正确的有(  )

A.第一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B.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岛、澎湖列岛等
C.第二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占台湾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中的①②分别与哪两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
(2)请将图照片加以分类,并填写在下表中。

类别
图序号
屈辱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外交
 

(3)图中④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还有哪些突出成就?请再举两例。
(4)图7⑤所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
(5)通过学习近现代中国外交史,你得到什么启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据此,恩格斯认为(  )

A.战争是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
B.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
C.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战争失利
D.战争必然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和对外开放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说:“在整个鸦片战争期间,英军虽有一时的供应不足之虞,但在总体上不觉困难。一些民众向他们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

A.英方发展海外贸易 B.民众尚未形成国家民族意识
C.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D.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意图的是(  )

A.割占香港岛 B.中英协定关税
C.赔款2100万银元 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抗击我国侵略的斗争中,属于人民群众自发进行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抗争是(  )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②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英勇抵抗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④卢沟桥守军奋起抗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在投入现代的机械动力和化肥以前)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的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
材料二 根据口述资料证明,十六世纪90年代,山东一些地区有相当数量的“经营地主”,用雇佣劳动力经营农场。随后,十七、八世纪中,伴随商业性农业的发展,许多小农因“力农致富”而成为“庶民地主”。最近,一些学者更用明清档案馆所收藏的清代刑科题本中的资料,进一步充实了农业中雇佣关系发展的证据。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材料三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浚削(剥削)之余,市腾踊(积压)之料”。“行货有税矣,而算及舟车;居货有税矣,而算及房舍”。
材料四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种经济形态?什么时候出现的? “对资源作最适度运用”指的是这一经济形态的哪一特点?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农村中出现了怎样的生产现象?导致它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材料二中出现的新的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原因。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  )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50、60年代,大批难民涌入上海,其原因主要是

A.开放口岸的吸引力 B.躲避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乱
C.洋务企业吸引 D.躲避太平天国与清军战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看下列三幅图片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然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材料二中“界碑” 、 “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4)概括指出辛亥革命没有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图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两伊战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