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据此判断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是
①居住和租地 ②领事裁判权 ③关税自主权 ④最惠国待遇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开端 |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信中怒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
A.英国军队 | B.法国军队 | C.英法联军 | D.八国联军 |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精神( )
①不畏强暴的精神 ②团结一心的精神 ③敢于造反的精神 ④抵御外侮的精神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
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呈现出不断深入的趋势。导致这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成果的先进性 | B.中国知识分子提倡和传播西学 |
C.列强入侵,西学不断涌入中国 | D.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
中国近代史上,国门洞开。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
A.鸦片战争之后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
A.《黄埔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马关条约》 |
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
A.美国 | B.德国 |
C.日本 | D.俄国 |
历史学家指出:中国人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在这种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意识指导下出现的最早的实践活动是
A.民族工业兴起 | B.洋务运动 |
C.戊戌变法 | D.辛亥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