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 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 |
道光帝接受林则徐禁烟主张,主要是因为他
A.深感鸦片对中国人民的毒害程度深 | B.受林则徐上书的感动 |
C.意识到鸦片泛滥对清统治不利 | D.试图扭转对英贸易逆差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主要是因为
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 B.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C.中国的资源被掠夺 | D.独立自主的地位进一步丧失 |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指令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利益的问题”。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文件反映了英、法两国提出的什么要求?
(2).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一要求?
(3).为实现这一要求,他们采取了什么手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危害?
材料一 谕到,该夷商等速即遵照,将趸船鸦片尽数缴官。……不得丝毫藏匿。一面出具夷字甘结,声明“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等字样。……此后照常贸易,即不失为良夷,且正经买卖,尽可获得致富,岂不体面?
――引自《林则徐集》
材料二 窃以为封闭禁海之策,一以绝诸夷之生计,一以杜绝鸦片之来源,虽若确有把握,然专一国贸易与概断各国贸易,揆理度势,迥不相同。 …… 现将未犯法之各国夷船,与英吉利一同拒绝。……未免不分良莠 ……自英夷贸易断后,他国皆欣欣向荣, ……此中控驭之法,似可以夷治夷。
――引自《鸦片战争、林则徐上书》
回答:
(1)在材料中林则徐将外国人称为“夷”,他为什么这样用词?(2分)
(2)材料一中指出林则徐对待鸦片与贸易的态度。(2分)
(3)材料二中林则徐同意断绝“英夷贸易”的原因是什么?(2分)
(4)根据以上材料指出林则徐在对外政策上的主张是什么?(4分)
19世纪下半期,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的是:
A.《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
B.《爱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 |
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爱珲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
D.《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伊犁条约》 |
下列条约中兼有割地、赔款和开辟通商三项内容的有:
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天津条约》④《马关条约》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④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低税率国家,这对当时哪部分人最有利:
A.英国工业资产阶级 | B.法国金融资产阶级 |
C.中国传统手工业者 |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逐渐变为:
A.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
C.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的矛盾 | D.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法发动的 |
B.两次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 |
C.两次战争中清政府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
D.两次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 |
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根据是:
A.中国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 |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C.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 |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丝绸等土特产品大量出口,这表明( )
A中国茶叶和丝绸的质量获得世界认可 B中国的贸易逆差开始出现扭转
C中国海关关税的收入可大大增加 D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了世界市场
王洛勇主演的《卧底警察》以其机智勇敢,不畏牺牲的新一代缉毒特警的形象,展示了中华民族缉毒英雄的壮丽篇章。一个半世纪之前,也有过无数的爱国志士为抗击毒品而不惜一切。以下各位属于鸦片战争时期主战派的是
①林则徐 ②关天培 ③道光帝 ④邓世昌 ⑤李鸿章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