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所列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

徐中约
费正清
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掐住满清王朝。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
——《中国近代史》
到了1860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剑桥晚清史》

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要求:重点解读一个观点,观点明确,史实全面准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史实中对中国统一起促进作用的有(    )
①秦朝以小篆为文字标准               ②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
③1943年发表开罗宣言                ④1984年中英发表联合声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致使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面对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抗争,谱写了一曲曲爱国诗篇。请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二: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三:八国联军侵华形势示意图               图四:日本全面侵华形势图
(1)列举图一图二图三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图四战争中侵略者所犯下的罪行。
(2)面对以上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分别进行了哪些主要的抗争活动?
(3)图二与图四都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但结果不同,你能说说致使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吗?
(4)图四战争的结果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在向同学们解说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如何不断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美国提出了‘利益均沾’的‘门户开放’政策;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史实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

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
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锐额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这是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把上述地区作为通商口岸的理由。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①向中国倾销鸦片       ②掠夺中国原料       ③打开中国市场      ④向中国输出资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

A.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
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
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
D.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湖广总督等针对汉口、镇江一线“内地奸商依托洋商,任意私售私卖”现象,与列强力争,最终促成汉口、九江、镇江等开埠口岸设关。这表明(  )

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B.中国处理与列强外交关系的成熟
C.中国重视自身利益诉求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下列对材料主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B.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C.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D.因吸烟,中国死亡亿万千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在《南京条约》签订170周年之际,此条约对近代中国的重大影响反复进入学者视野,该条约最能反映当时英国意图的规定是(    )

A.勒索大量赔款 B.协定关税
C.开放通商口岸 D.割占香港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来说,十三行的出现维护了天朝的规制,而对于西方商人来说,十三行却遮断了他们同中国民间和官方的联系。虽然这种做法常常引起西方人的愤懑,但在冲突没有激化之前,中国的君主和官、绅、商都不会觉察到其中的毛病。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但是,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外国商品并没用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的主要对外贸易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给中国带来的“毛病”。(6分)
(2)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通过哪些经济侵略活动逐步打开中国市场,“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这一“愿望”的实现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要求开放天津、宁波等地通商。乾隆皇帝严词拒绝,并表示如果“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定当立时驱逐出洋。”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以后,广州是清政府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1843年上海开埠后,城市商业中心由城东南的“南市”逐渐转移到城北沿苏州河新闸一带的租界地区,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逐渐由广州转移到上海。1861年天津开埠后,天津逐步成为北方外贸中心。
材料三   中国政府对陛下官员与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在行动上又是如此的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  
——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机密件》
材料四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五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英两国怎样的外交政策?材料二中的广州、上海、天津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各依据什么条约?
(2)材料三中“最近这样方式”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观点的看法。后来英国是怎样履行所谓的“文明的高尚义务的。”
(3)按照材料四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4)按照材料五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两伊战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