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
师夷长技以制夷
甲午中日战争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
实业救国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从表格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同上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9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在哪两次战争期间

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该条约内容与哪次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势;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A.邓世昌 B.关天培
C.林则徐 D.聂士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B.李鸿章在②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C.革命党人在③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
D.北伐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从④迁到②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1至1840年间,中国白银外流至少在一亿元以上,相当于当时银货流通总额的五分之一。平均每年流出500万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每年总收入的十分之一。……18世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一千文左右,到19世纪30年代后期,上涨到一千六七百文。按清政府规定,完粮纳税须用白银,因而劳动人民实际要多交60%的赋税。1831年刑部奏称,“现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为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烟者,甚属寥寥”,甚至清朝官廷内部也有吸食鸦片者。
──选自费正清著,傅光明译《观察中国》
材料二   就中国历史而言,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可视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界标,因为自此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探索已开始,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现代化过程便可称之为近代化过程。
材料三   亲身参加革命洗礼的林伯渠同志曾感慨而言:“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为怪,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1)依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发生前我国的社会状况。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鸦片战争成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界标”的理由。
(2)材料三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请你给出正确评价。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国学者蒋廷黻指出:“中国当初的目的全在禁烟。……故鸦片战争的发生,非中、英两国所预料,更非两者所预谋。战争虽非偶然的,无历史背景的,然初不过因禁烟而起冲突,继则因冲突而起报复,终乃流为战争。”下列观点与材料一致的是 (    )

A.国人预料到禁烟会导致战争 B.战争的原因是英国预谋已久
C.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诱因 D.社会制度差异是战争的起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    ) 

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
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琦善(1790年—1854年)鸦片战争期间接替林则徐担任两广总督,处理与英国有关事务。后人对于琦善的评价呈现多元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关系,在军事方面,无可称赞,亦无可责备。在外交方面,他实在是远超时人,因为他审察中外强弱的形势和权衡利害的轻重,远在时人之上。
——摘自蒋廷黻《琦善与鸦片战争》(1931年)
材料二 当时人的描述和后来研究者给琦善罗列的四大罪名是:一、主张弛禁,成为清王朝内部弛禁派的首领,破坏禁烟。二、英舰队到达大沽口外时,乘机打击禁烟领袖林则徐,主张投降。三、主持广东中英谈判期间,不事战守,虎门危急时又拒不派援,致使战事失败,关天培战死。四、私自割让香港予英国。核心就是:卖国罪名。
——摘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材料三 蒋廷黻研究琦善,其目的是研究近代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政策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肯定琦善,是为了借此抒发自己心中的一个信念:帝国主义这种现象是“国际积势”导致的,要真正战胜帝国主义,方法不是除了抵抗,什么建设也不做,而是应该了解这种“积势”,并利用它去寻找中国的出路。
——摘自蔡乐苏、尹媛萍《反抗帝国主义的另一条道路:论蒋廷黻的琦善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作者对琦善的态度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三,分析蒋廷黻研究琦善的原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影响历史人物评价的因素有哪些?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学派,其中主要包括西方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马克思主义者和许多接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学者,把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看做近代中国的起点。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以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80年为近代,以“五四”运动开始以后的历史为现代,……这是最近十年来的事,也是学习苏联科学地区分近代和现代历史的结果。
如果说以社会的质变作为近代和现代史的分界线是正确的话,那么中国近代史的下限,就不应是“五四”运动,而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年限问题》(1959年11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学派”将鸦片战争看做近代中国的起点,可以使用哪些证据?
(2)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年限问题,材料二提出哪几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说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历史学家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如果说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在客观上是一种爱国行为,那是绝无疑义的;但若推及三元里民众在主观上漾溢着爱国主义精神,似缺乏推理演绎的大小前提。”作者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斗争 ②在客观上展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列强的侵略行为 ④表达了中国人民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精神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中叶的几十年内,“清政权所关心的主要是维护中国地主、文人学者等统治阶级对它的忠诚,并借此镇压一切可能在农村平民中掀起的骚动及反清叛乱”,“平息沿海英国人的滋事,起初只被当作一个次要的小问题”。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论述的历史事件有

A.虎门销烟与第一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与台湾反割台斗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义和团运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两伊战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