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
A.报道国内外大事 | B.娱乐大众 |
C.宣传政治主张 | D.传播商业信息 |
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 )
A.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 |
B.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 |
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
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
下列抗击我国侵略的斗争中,属于人民群众自发进行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抗争是( )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②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英勇抵抗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④卢沟桥守军奋起抗战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③ |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
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 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
《南京条约》第十一条中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往来,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此条款标志着
A.清政府外交政策有所调整 | B.华夷观念已经改变 |
C.中国外交开始半殖民地化 | D.中外关系趋于平等 |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正常的发展历程,最主要体现在中国
A.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 B.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
C.开始向西方学习 | D.反侵略斗争此起彼伏 |
关于《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条款的规定,英国人认为:“同英国臣民进行贸易的中国臣民将不因为他们那方面进行交易而承受特别的负担或特殊的苛捐杂税”。清政府认为:这个税率(值百抽五)比现有的帝国税率(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还高,所以应允了英方的要求。中英双方不同的认识说明
A.英国通过该条款进一步控制中国 | B.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的概念 |
C.中国逐渐丧失对民族工业的保护 | D.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
有人说“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下列文献能够见证“起点”历史的是( )
A.《南京条约》 | B.《天朝田亩制度》 |
C.《资政新篇》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话语模式主要存在三种:①“冲击——反映”模式 ②“侵略——革命”模式 ③“早期启蒙”模式。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分别是
A.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明中后期 |
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明中后期 |
C.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维新运动 |
D.明中后期、鸦片战争、维新运动 |
“(它)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 B.普法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第一次世界大战 |
萨拉·罗斯在《茶叶大盗——改变世界的中国茶》中说,“历史上曾经有一刻,当英国和中国因两种花木——罂粟和山茶——兵戎相见时,世界版图以两株植物的名字重新划分”。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和茶叶在鸦片战争前的中英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
B.中国茶的热销导致英国对华贸易逆差,进而引发了中英战争 |
C.英国发动对华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鸦片贸易和夺取制茶技术 |
D.鸦片战争的实质是鸦片代表的资本主义和茶叶代表的农耕文明的战争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
A.限制对华商品出口 | 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
C.取消从中国进口原材料 | D.与中国断交 |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 | D.抗日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