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冷战”是美苏两极对峙的产物 |
B.北约成立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
C.60年代初“冷战”重心转移到美洲 |
D.“冷战”使世界各国避免了战争的威胁 |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
美国参谋长联系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
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二战后日本的“价
值”主要体现在( )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 | 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 |
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 | 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 |
《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 B.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
C.世界多极化趋势形成 | D.欧共体的出现 |
美国驻苏大使乔治·凯南在致辞华盛顿的“八千字电报”中指出:“就像一个烂苹果会引起一桶苹果都烂掉一样,希腊的腐烂会传染给伊朗以东的所有国家,它还会通过小亚细亚和埃及传染给非洲,并通过意大利和法国传染给欧洲……”乔治·凯南的这段言论是
A.阻止希特勒扩张 | B.为“遏制战略”造势 |
C.促成北约的建立 | D.推进马歇尔计划实施 |
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第三世界”是指
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 |
B.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 |
C.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 |
D.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 |
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 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 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
美国总统杜鲁门(1945年)说:“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恺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这说明( )
①美国的世界霸权政策昭然若揭 ②美国要领导西方国家对抗苏联
③美苏同盟关系公开破裂 ④美国要同苏联进行合作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1949年2月,美国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总结起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我们有能力解决,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以上言论体现出的主要外交政策是( )
A.“门户开放”政策 | B.大棒政策 | C.冷战政策 | D.金元外交政策 |
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联合国 | B.欧洲共同体 |
C.华沙条约组织 |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战士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入朝参战。入朝部队的称呼是( )
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 B.东北野战军 |
C.中国人民解放军 | D.中国人民志愿军 |
1950年1月5日杜鲁门对国务院起草的台湾声明稿作了修改,从“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特权,建立军事基地或使台湾脱离中国”一句中删去无意使台湾脱离中国的字样,同时把“无意”变成“目前无意”。从杜鲁门的修改中可以看出
A.他为将来美国干涉台湾、分裂中国“留有余地” |
B.美国害怕卷入中国内战 |
C.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
D.美国为进行朝鲜战争而急于从台湾问题脱身 |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A.占领德国 | B.建立北约 | C.实施马歇尔计划 | D.提出杜鲁门主义 |
二战后初期,有政治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A.推行马歇尔计划 |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