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1949年,美国飞行员霍尔沃森向西柏林运送生活物资时,都会给小孩空投巧克力,被称为“巧克力叔叔”。与其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B.柏林墙的建成 |
C.北约组织的建立 | 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下列关于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多极化为总体发展趋势 | B.东方从属于西方再度出现 |
C.两极格局阻碍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 D.美国一度成为世界霸主 |
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认为: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不是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而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这主要是因为
A.苏联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 | B.斯大林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
C.美国对苏联实行技术封锁 | D.苏联人排斥西方生活方式 |
观察下列图片,有关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一成为德国分裂的重要标志,是东西德共同修建的
②图二的事件发生在1961年,随后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③两图都是冷战格局下美苏对峙的重要体现
④图二危机中,美苏领导人表现了克制态度,相互妥协使危机逐步降温并解决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④ | D.③④ |
“苏联的政权是不通情达理的,但对武力的逻辑却是高度敏感的……美国必须以实力遏制苏联。”为此,美国对苏联采取的外交政策是( )
A.门户开放 | B.热战 |
C.结盟 | D.冷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
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 | B.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 |
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 | D.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 |
美苏争霸期间,两国力量此进彼退、相互制衡。下列表明苏联退缩的史实是
A.结束越南战争 | B.第一次柏林危机 |
C.古巴导弹危机 | D.签订《华沙条约》 |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
C.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
D.“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
美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
D.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图,理解准确的是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
美国国务院曾在一份《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报告中声称:“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在于应付共产主义的威胁,而在于恢复欧洲社会的生气和健全经济。换句话说,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由此可知,美国援助西欧
A.缓和了与苏联共产主义的对抗性 |
B.目的是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和遏制苏联 |
C.促进了西欧社会经济的全面复苏 |
D.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 |
“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同盟力量的差距 | B.意识形态的对立 |
C.军事力量的失衡 | D.经济水平的差距 |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