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

A.削弱了中央集权 B.激化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 D.推进了民主政治进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是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对于广大民众,天文学是一门被严厉禁止的学问,不准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自序》说:“秦始以宇内自私,一人独运于其上,而守宰之任骤更数易,视其地如传舍(“传舍”是指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材料突出反映了当时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
B.血缘纽带、家国同构
C.君主专制、官僚政治
D.“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古代中国社会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历朝采取的措施有
①秦代设郡县   ②唐代“三省”的设置   ③元代推行行省制  ④明代设内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这说明秦汉新爵制:(     )

A.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B.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
C.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
D.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汉承秦制,但往往承其职而易其名。如汉代的“执金吾”,职能是“掌京师盗贼”,显然沿袭了秦代      一职。划线处应填入的是

A.中尉 B.将作少府 C.御史大夫 D.典客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该同学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分封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内阁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我们若非专凭自己的时代判断,来吞并历史判断,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对钱穆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承认皇位世袭在中国古代的合理性
B.认为评判历史事件要结合历史判断
C.这种“自然的办法”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D.中国传统政治是黑暗的、非理性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善读史书,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他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    )

A.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形成 B.神权与王权结合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王位世袭制确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朝《琅琊刻石》:“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材料反映了(    )

A.对秦皇文治武功的颂扬 B.秦朝实行富民强国政策
C.秦始皇刻意掩饰其暴政 D.统治者重农抑商的主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郡县制与分封制主要不同在于(    )

A.郡县分两级,分封分四级
B.分封制主要在周朝实行,而郡县制开始于秦朝
C.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D.郡县制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分封制不利于巩固周王的统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时期得以“化家为国”,主要是由于当时

A.世官制转为科举制 B.分封制转为郡县制
C.刀耕火种转为铁犁牛耕 D.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    )

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 B.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
C.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 D.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某一官职“金印紫绶,掌武事”。该官职应当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廷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