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 )
A.独裁与民主 |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
A.美国对日投掷原子弹与苏联对日宣战 |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 D.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曾经扩展疆域,把国界向西推移了几百千米,建立了所谓“东方战线”。此事始于( )
A.德军侵入波兰之际 | B.法国被迫投降之际 |
C.英国遭受空袭之际 | D.苏德战争爆发之际 |
在近现代历史上,法德两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在战争过程中,法国遭受最严重失败的是( )
A.反法同盟战争 | B.普法战争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D.第二次世界大战 |
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这表明法国政府( )
A.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 | B.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量 |
C.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 | 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 |
在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中,具有共性的是( )
A.武器落后 | B.内奸破坏 | C.没有国际援助 | D.英、法纵容侵略 |
德国法西斯上台的原因与日本的不同之处在于( )
A.遭受经济危机的打击 |
B.国内群众运动高涨,阶级矛盾尖锐 |
C.法西斯势力得到军队与统治阶级的支持 |
D.利用民族复仇主义情绪 |
关于1942年北非战场局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德军将领隆美尔率装甲部队增援利比亚意军,进逼埃及 |
B.德意军队因战线太长,给养出现困难 |
C.英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发动大规模反攻 |
D.德意军队被迫西撤,北非战场形势发生转折 |
观察右图中的传单,传单上一个日本士兵被困在一个孤岛上,无助地向四周张望。画中的文字是:“日本的飞机和军舰都到哪里去了。”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该传单的散发者最有可能是美军 |
B.散发该传单是为了瓦解日军士气和精神 |
C.该传单应印刷于中途岛海战之后 |
D.该传单预示着日军将逐步处于不利地位 |
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
B.美国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 |
C.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
D.苏联参战加强了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 |
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 )
①促使美国朝野彻底放弃孤立主义情绪 ②使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渐达到最大规模 ③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成为全球性的战争 ④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这反映出丘吉尔( )
A.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 |
B.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
C.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 |
D.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
观察右图中的漫画,此漫画尖锐地指出了存在于欧洲其他国家中的如桥墩般的五种“力量”——懦弱、背叛、恐慌、腐败、讹诈在战争初期“支撑了”希特勒军事侵略的野心和脚步。希特勒的军事讹诈和进攻第一次没有得逞是在什么军事行动中( )
欧洲桥的架设
A.进攻波兰 |
B.进攻北欧 |
C.进军法国 |
D.不列颠之战 |
德国入侵波兰是对绥靖政策的致命打击,许多人提出质疑:“他们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这里的“另一个小孩”是指( )
A.捷克斯洛伐克 | B.奥地利 |
C.波兰 | D.苏联 |
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1939年的元首有个更大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是慕尼黑协定的扩大,将使帝国在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这个计划是( )
A.吞并奥地利 | B.灭亡法国 |
C.进攻波兰 | D.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