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美英盟军发动西西里登陆战役的前提条件是
A.北非战场基本胜利 | B.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
C.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 D.华盛顿宣言公开发表 |
1942年1月26日,《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宣言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其余22国按国名的英文依次排列,这表明( )
①它是国际关系分化的结果
②其消除了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的矛盾
③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表明中国抗战得到了国际承认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盟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是
A.西西里岛登陆 |
B.诺曼底登陆 |
C.突尼斯歼灭战 |
D.阿拉曼战役 |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相同因素是:( )
A.民族复仇情绪的滋长 | B.人民群众的盲目支持 |
C.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强权统治 | D.法西斯在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 |
The next world war will be fought with tones . 一 Eihstein 这种忧虑是源于科学家对某一次战争的反思。这次战争是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 | B.第二次世界大战 |
C.朝鲜战争 | D.越南战争 |
1942年后,美国空军冒险开辟中印之间的驼峰航线,飞越喜马拉雅山为中国运送战略物资,先后投入的2100架飞机,最后损失达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为80%,是世界战争史上最为悲壮的一次空运。这表明“驼峰航线” ( )
A.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美国对另一个同盟国家英勇抗战的宝贵支援 |
B.是美军的太平洋战争的组成部分 |
C.属于美国全球扩张战略的一部分 |
D.是美国对华采取门户开放政策的再次体现 |
下列为二战期间重要的国际文献的主要内容或摘要,其中中国参与签署的有
①声明称“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②“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③《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州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④“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942年,苏、中、美、英等二十六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表明
A.资本主义国家不再敌视社会主义制度 |
B.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应付人类共同的威胁与挑战 |
C.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
D.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实力与轴心国势均力敌 |
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意识形态之战”的准确含义是指( )
A.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 |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 |
C.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之间的矛盾 |
D.法西斯主义与反法西斯主义之间的矛盾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雅尔塔会议的召开,欧洲战场的局势是:①美英军队登陆西西里岛 ②盟军开辟第二战场 ③盟军进入巴黎使法国光复 ④美苏军队在易北河会师 ( )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二战后,促使韩、日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同因素是:
A 采用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B 利用本国的廉价资源吸引外国投资
C 利用西方国家经济转型的有利时机
D 接受国外大量军事订货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敦促日本北上进攻苏联,实施预谋已久的战略配合,但日本最终也未能对苏宣战,其原因是
①日本打算坐收渔翁之利 ②日本认为当务之急是南洋战场的开辟
③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早已失败 ④日本深陷中国战场,力不从心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法西斯主义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中,它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①实行一党专政②抛弃了议会民主制③对外争夺殖民地④强化思想文化控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德国统治阶级解决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主要不是进行经济改革,而是走法西斯道路。德国选择法西斯道路的原因中不包括( )
A.经济基础相对较弱,应付危机的经济手段较差 |
B.殖民地较少,不易将危机转嫁给殖民地 |
C.德国封建残余严重,容易走向专制统治 |
D.德国缺乏大型经济垄断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