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史》中写道:“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3倍,年平均增长为19.2%,……但非常遗憾的是,在集体化和机械化取得很大成绩的时候,农业总产值、粮食产量、牲畜头数下降了,……农业改组达到最高潮的年份,即1931年和1932年,是谷物减产最厉害的年份”。上述材料说明苏联( )
①农业集体化发展迅速 ②一五期间工业发展迅速
③农业集体化出现失误 ④农民积极性下降导致农业倒退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苏联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大饥荒:(1)1921—1923;(2)1932—1933;(3)1946—1947。其中1932—1933年的大饥荒与什么事件有关?
A.农业集体化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新经济政策 | D.苏联卫国战争 |
在苏联七十多年历史上,大规模的饥荒有三次,即1922—1923年、1932-1933年、1946—1947年饥荒。其中1932-1933年大饥荒的程度最为严重,1932年苏联主要农业区乌克兰地区谷物产量仅是1930的36.8%,据估计饥荒死亡人数的在600—800万之间,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错误 |
B.农业集体化目的与客观效果相悖 |
C.经济建设模式模糊导致社会混乱 |
D.苏联的经济困难呈现周期性特征 |
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国家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这一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 )
A.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 |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C.政府宏观调控的商品经济体制 |
D.政府间接控制的市场经济体制 |
“斯大林模式”是通过三大运动形成的,即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大清洗”(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对苏联共产党内部的清洗以及对无辜人员的迫害运动)。有观点认为这三大运动是苏联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苏联国内外环境的要求,是巩固苏共政权、建设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对于这一观点的评价,正确的应是这一观点( )
A.不可采信 | B.符合史实 | C.值得商榷 | D.表述隐晦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20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列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
C.二战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
D.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干预 |
在斯大林模式下,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大工厂”,而企业只是这座“大工厂”中的一个“生产车间”……甚至“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
A.实行单一公有制 | B.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
C.优先发展重工业 | D.加快了工业化进程 |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
以下是苏联(俄)领导人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其中属于斯大林的是( )
A.商业的发展……在有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
B.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
C.一切就这么简单,玉米就是灵丹妙药 |
D.在国内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表明斯大林( )
A.初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 |
B.尝试以市场调节发展经济 |
C.摒弃意识形态差异谋发展 |
D.抓住机遇推进国家工业化 |
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
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 |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
1956年4月毛泽东说:“据说一直到第十九次代表大会那个时候,苏联粮食的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如果真是这样,集体化机械化的优越性在哪里?社会主义制度比沙皇制度好又怎么说呢?”毛泽东认为苏联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是
A.国情认识模糊,经济决策失误 |
B.经济比例失调,制度优越难显 |
C.农业技术薄弱,发展动力不足 |
D.建设经验缺乏,经济体制落后 |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想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
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到50%左右;1932年约有1700名美国工程师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方国家大萧条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先决条件 |
B.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于西方大国的支持 |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
D.学习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
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 B.局部改革斯大林模式 |
C.部分借鉴新经济政策 | D.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