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关于这一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是在外有帝国主义威胁、内部存在落后的经济文化的条件下形成的 ②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这一体制的形成 ③在经济方面的特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④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日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有学者评论说:“20世纪中叶,俄罗斯的农村成了国家农奴制农村,而且国家从农民那里夺去了除空气以外的所有东西。”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 | B.斯大林时期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
C.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 | D.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注重发展重工业 |
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没有超过1913年的水平(1930年除外),这说明
①苏联的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发展 ②苏联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存在失误
③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 ④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
C.冷战格局的形成 |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
下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对苏联变化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权的自主性
D.“斯大林模式”的推动
学者陈乐民认为:19世纪的欧洲对人类文明有一个具有久远历史影响和意义的贡献,那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出现。下列有关社会主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对剥削和社会不平等,追求社会公平正义 |
B.是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的产物 |
C.后来,苏联的解体证明了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
D.客观上推动执政者以国家名义实行社会保障政策、措施 |
1930年,联共(布)中央提出:在不与外国资本家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废止租让合同,由政府提前收回租让企业。这说明
A.苏联工业化建设已基本实现 | B.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废止 |
C.农业集体化加强了国有经济 | D.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下列有关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实行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
B.极大地调动了苏联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C.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
D.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斯大林说:“苏维埃经济制度则具有许多优点,这些优点是任何一个资产阶级国家,即使是最‘民主的’、‘全民性的’……资产阶级国家所不敢梦想的。”这一制度
①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 ②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绝对领导
③开创了一种新的现代化模式 ④确保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谈及苏联1932-1933年饥荒发生的原因时,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这样说到,“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A.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为稳定农产品价格 |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民消极怠工 |
C.搞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农民利益被忽视 |
D.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农民消极应对 |
学者李述森在一篇文章中论述道:“俄罗斯传统的核心是民族主义。是强国的诉求。要强国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为了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以强制措施将全体居民控制起来,特别是要控制农业,榨取农业。”材料论及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赫鲁晓夫改革 | D.斯大林体制 |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写道:“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以下关于斯大林时期政策变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从私有制过渡到公有制 |
B.从市场到高度计划 |
C.从允许市场到排斥市场 |
D.从私人资本主义到国家资本主义 |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5月20号到上海参加了亚信会议,并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他曾经在回答“你怎样看待俄罗斯解体”时,引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说“谁不为俄罗斯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回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人不想回复过去的苏联,主要原因是
A.片面发展重工业 |
B.忽视民主与法制 |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
D.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造成解经济困难 |
以下言论是苏联(俄)领导人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其中属于斯大林的是
A.商业的发展……在有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
B.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 |
C.一切就这么简单,玉米就是灵丹妙药 |
D.在国内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美国]史密斯作品《俄国人》中有三段描述:“‘这里是工人的乐园,是世界上工人们混日子的最好地方,一个俄国青年……向我说:“‘他们不能把我们解雇’”、“即使在苏联本国生产的(某些)商品供应比较充裕时,俄国人也宁愿多出些钱购买进口货。”、“尽管排队是那样辛苦受罪,但是,一个俄国妇女一看到有人在那里站队,她的本能反应就是立即排了进去,甚至她不知道到底在卖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苏联是工人的乐园,工人生产积极性极高 ②苏联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
③苏联的生活消费品缺乏 ④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结果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