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厉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新经济政策 |
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 D.社会主义工业化 |
下表是1913年—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1913年数字是按1939年9月17日以前的疆界计算的)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有
|
1913年 |
1928年 |
1932年 |
1937年 |
||
|
世界 |
世界 |
世界 |
欧洲 |
世界 |
欧洲 |
工业总产值 |
5 |
5 |
3 |
2 |
2 |
1 |
机器制造业 |
4 |
4 |
2 |
1 |
2 |
1 |
电力 |
15 |
10 |
7 |
4 |
3 |
2 |
煤 |
6 |
6 |
4 |
3 |
4 |
3 |
钢 |
5 |
5 |
5 |
4 |
3 |
3 |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①计划经济取得伟大成就 ②斯大林模式具有优越性
③重工业发展速度快 ④农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③②④ |
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
A.余粮收集制 |
B.征收粮食税 |
C.农业集体化 |
D.农产品自由贸易 |
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个人高度专权,破坏民主集中制 ②国家对经济实行指令性的和计划管理
③优先发展农业,积累资金支持工业 ④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违背经济规律的模式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斯大林体制形成的客观原因包括①外部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②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③集中发展重工业④斯大林个人独断专行⑤没有任何经验可资借鉴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⑤ | D.②④⑤ |
以下对“斯大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创建
B .是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 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D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如图赫鲁晓夫的墓碑用
对苏联农业集体化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违背了农民的意愿 |
B.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
C.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 |
D.阻碍了工业化的进程 |
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于30年代发展于二战后初期 |
B.导致社会经济发展比例失调 |
C.苏联揭开了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帷幕 |
D.在中国没有产生重大影响 |
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的主要原因是
A.计划体制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
B.苏联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
C.“斯大林体制”是最先进的经济体制 |
D.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道路 |
斯大林体制形成的历史条件有
①实行工业化 ②实行农业集体化 ③实施五年计划 ④取消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观察分析下图,说明两者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
|
苏联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A.在本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
B.进行农业合作化的根本原因不同 |
C.根本目的不同 |
D.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原则、步骤不同 |
世界现代史时期,世界已经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从这一角度看,苏联20世纪30年代社会主义工业化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
A.没有走“农产品输出的道路” |
B.没有利用美国的“金元外交”来发展自己 |
C.没有利用“共产国际”开拓世界市场 |
D.缺少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苏联经济建设时说:“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苏联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取走的太多 |
B.农民积极性受损,农业发展长期滞后 |
C.苏联把农业当成为高速发展工业积累资金和提供劳动力的“殖民地” |
D.赞扬苏联农民具有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奉献精神 |
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总产量未超过1913年的水平,且1930年后有所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
①经济体制不利于农业发展 ②农业集体化中的失误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④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