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总统制共和国,标志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是( )
A.《人权宣言》 | B.1791年宪法 |
C.拿破仑《法典》 |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写道:“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言论自由是“自然权利” | B.言论自由不能逾越法律 |
C.法律与自由自相矛盾 | D.法律至高无上 |
法国近代政体的确立经历诸多曲折。其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
A.颁布1791年宪法 | B.颁布《人权宣言》 |
C.颁布1787年宪法 | D.颁布l875年宪法 |
史学研究有其特有的方法。法国历史学家托尔维克曾说:“谁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国,谁就永远无法理解法国革命。”以下理解最准确的是
A.作者认为要理解法国革命有很大难度 |
B.作者的思想体现历史研究“孤证不立”的思想 |
C.作者认为法国历史和社会对理解法国革命价值不大 |
D.作者认为要理解法国革命,有必要对法国以外情况做研究 |
马克思对封建专制制度作了极其深刻尖锐的剖析。他说:“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专制君主总把人看得很下贱。”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反封建专制,要求人权的是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1787年宪法》 |
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A.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标 |
B.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 |
C.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 |
D.实行君主专制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实现普选权是当时法国各阶级的共同目标 |
“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现象
A.是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 |
B.说明浪漫主义情怀影响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 |
C.证明法国人革命激情有余但治国能力远不如英、美 |
D.反映出法国忙于应付普法战争对制定宪法重视不够 |
法国巴黎有一个著名的“路易十五广场”,在恐怖统治时期被改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再易其名为“协和广场”,取意“全国各族和谐、融洽、具有凝聚力”。1814年再次被改回“路易十五广场”。1830年路易·菲利普时代它又重新恢复为现在的名字“协和广场”。这主要说明了( )
A.法国大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 | B.法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
C.法国共和制的道路曲折漫长 | D.法国封建势力疯狂反扑 |
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 )
A.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 B.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
C.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 D.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宪法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政体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如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
C.共和制欲被君主制推翻 |
D.共和制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
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它不同于1689年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因为它实际上( )
A.废除了国王称谓 | B.实行三权分立 |
C.不以国王为元首 | D.不给国王行政权 |
下表为王二愣同学整理的“政治文明成就表”,其中①②应分别填入
主题:____①____ |
|
1 |
雅典公民大会 |
2 |
美国制宪会议 |
3 |
法国国民议会 |
4 |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
5 |
____②____ |
A.代议制,古代罗马陪审法庭
B.立法机构,英国议会
C.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D.资本主义法制建设,苏联最高苏维埃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 B.实行民主共和制 |
C.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 D.奉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