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领克拉克回忆说“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场战争是指
A.朝鲜战争 | B.越南战争 |
C.阿富汗战争 | D.伊拉克战争 |
1947年印巴分治,给印度人民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突出的是 ( )
A.长期受英国的控制 | B.经济文化发展长期落后 |
C.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派矛盾尖锐 | D.印巴国内分裂主义严重 |
历史上常见某次战争的结果酝酿着另一次战争的起因。下列几组战争有这种因果关系的是( )
①普法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②中日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④第三次中东战争与第四次中东战争
A.①②③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英法帝国主义梦想用腐朽的‘炮舰政策’,恢复他们对埃及的统治。美帝国主义正在纵容和利用英法的侵略,企图从中渔利。但是在今天的时代里,他们的这些阴谋是注定了要失败的”。周恩来给纳赛尔的这一电文评价的是
A.越南战争 | B.苏伊士运河战争 |
C.朝鲜战争 | D.第一次印巴战争 |
一位参加过海湾战争的美国高级指挥官曾说“沙漠风暴行动是与理想的敌人进行的一场理想的战争...... 我们获得了理想的联盟,理想的设施和理想的战场”。对这一观点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A.理想的敌人:科威特的行径遭致世界舆论的一致谴责 |
B.理想的联盟:美国成功组织起多国参与的“联合国军” |
C.理想的设施:多国部队广泛使用各种先进的战争技术 |
D.理想的战场:美国连年战争,具有丰富的沙漠作战经验 |
20世纪下半期以来,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科技战争是
A.朝鲜战争 | B.伊拉克战争 | C.中东战争 | D.海湾战争 |
当今世界,能源之争日趋激烈,尤其是被称为“工业血液”的石油资源。因此,“石油与国际争端密切相关”。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①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英、美等国对日本“禁运”,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②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③美国出兵伊拉克,发动海湾战争
④巴以双方对“耶路撒冷”的争夺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图为1950~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导致图中A段军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 | B.朝鲜战争 |
C.石油危机 | D.中东战争 |
在艰难的中东和平进程中,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先后被极端主义分子刺杀。他们遇剌的共同原因是
A.中东地区存在着极端民族主义势力 |
B.在“六日战争”中遭遇严重失败 |
C.倡导“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
D.同意接受“贝尔福宣言” |
下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情况统计,对此表数据成因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伤亡人数 |
伊拉克军队 |
多国部队 |
死亡 |
约2万人 |
478人 |
受伤 |
约8万人 |
3754人 |
A.多国部队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B.多国部队的军事技术占据绝对优势
C.伊拉克军队在溃败过程中自相残杀
D.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
下列关于海湾战争和海湾危机说法正确的是
A.海湾危机指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沙漠风暴”的军事行动 |
B.海湾战争的导火线是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道路被堵死 |
C.美国绕过联合国依托北约对伊拉克动武 |
D.是对传统战争观念的否定 |
“以色列撤出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国家的领土,阿以各方保证中东地区各国和平”出自
A.“戴维营协议” | B.“奥斯陆协议” |
C.“以土地换和平” | D.《巴勒斯坦有限自治宣言》 |
《新全球史》中说:“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与美国一直没有签署和平协定。依据国际法,交战双方只有分出胜负后战败方正式投降,或打成平手后经谈判签订终战和平条约,才算战争真正结束。 ”这段话主要在强调朝鲜战争
A.从理论上讲战争还没有结束 | B.没有分出胜负 |
C.一直受到美苏争霸的影响 | D.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
【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给天皇的建议书中写到:英国可以得到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原料,美国可以得到加拿大和南美洲的资源。但是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最后,我们将一无所获……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
——《全球通史》
材料二:“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
材料三:1950年7月,杜鲁门命令第七舰队驻进台湾海峡,声称台湾未来的地位须经联合国决定。
——《战后美国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田中认为必须“获取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的理由和实质。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二的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美国政策有何变化?分析其原因及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