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结盟 | B.1892年法国与俄国签订《军事协定草案》 |
C.1882年德、奥、意缔结《三国同盟条约》 | D.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 |
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点不包括
A.是由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引起的 | B.性质相同 |
C.改变了原有的世界格局 | D.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
在一战中,没有衰落,反而崛起的列强是
A.日本美国 | B.英国.美国 | C.日本.英国 | D.美国.德国 |
一战前夕法德矛盾的实质是
A.争夺世界霸权 | 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
C.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 | D.法国企图报仇 |
“一战”前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主要矛盾的原因是
A.争夺殖民地冲突 | B.扩张军备 |
C.缔结军事同盟 | D.巴尔干半岛问题 |
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陆征祥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
A.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
B.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
C.斯大林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
下表是一战期间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的比例,对此表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法国 |
1:28 |
英国 |
1:57 |
||||
德国 |
1:32 |
俄国 |
1:107
|
有关“一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战推动了一系列新技术的发展 | B.大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 |
C.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 D.大战推动了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
“一战”给欧洲带来的影响有
①使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减弱 ②引发了欧洲地区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动摇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④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美国在1917年4月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主要原因是
①协约国的成败与美国利益相关 ②德国“无限制潜艇战”对美国危害较大
③捞取战利品和攫取战后世界霸权 ④参战得到美国人民的一致支持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协约国所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
B.意大利帮助塞尔维亚完成民族解放任务 |
C.列强之间的关系是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的 |
D.意大利背信弃义,导致三国同盟的分裂 |
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转而与俄、法结盟的最重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明显削弱 | B.三国同盟已经形成 |
C.霸主地位业已消失 | D.英德矛盾急剧上升 |
有一图片反映了“清华学生抵制并焚烧日货”的场景,这一史实最早可能在中国近代史的哪一时期出现( )
A.19世纪末 | B.“一战”期间 | C.抗日战争 | D.解放战争 |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一战后期英军中流行的这首歌在研究下列哪一问题时最有价值?
A.一战后期的反战情绪 | B.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 |
C.一战中各国伤亡情况 | D.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