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兴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
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
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
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
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
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 |
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18世纪末叶, 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
C.工业革命的开展 |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
17世纪,当非洲、美洲、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正遭受掠夺和灾难之时,荷兰已通过创办养老院、孤儿院和救济院,兴办医院,实行日常消费品低税政策等,过着富足的生活。荷兰这种兴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基础是( )
A.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
B.击溃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
C.发动对法战争并取得胜利 |
D.开展商业贸易和海外殖民 |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1854年英国废除了这一条例。这一变化表明( )
A.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
B.议会改革完善了民主政治 |
C.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贸易 |
D.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
“哥伦布首航美洲时,于1492年12月发现了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岛上的印第安人约为25万人,到了1550年,只剩下约150人。”这段史料可以作为下列哪一选项的历史背景( )
A.新航路开辟 | B.荷兰海上马车夫 |
C.北美独立战争 | D.黑奴贸易 |
从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直至19世纪末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其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全球化初具雏形。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性是( )
A.无限的扩张性 | B.统治的残暴性 |
C.极端的掠夺性 | D.竞争的激烈性 |
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 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 |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在这种新组织的推动下,17世纪上半叶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 )
A.西班牙 | B.荷兰 | C.法国 | D.英国 |
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过程中,英国于17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是( )
A.荷兰 | B.葡萄牙 | C.西班牙 | D.法国 |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载运,从而引发了英荷战争。主要是由于该条例( )
A.打击了荷兰海上贸易的垄断地位 |
B.禁止荷兰进行海外贸易活动 |
C.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主地位 |
D.威胁到荷兰的领海安全 |
17世纪时,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国家是( )
A.西班牙 | B.葡萄牙 | C.荷兰 | D.英国 |
下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下列关于三角贸易所产生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
A.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但促进了非洲的文明进步 |
B.为美洲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 |
C.客观上有利于近代整体世界的形成 |
D.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
“在八百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没有人烟,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这里却成为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这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
A.西班牙 | B.葡萄牙 | C.荷兰 | D.法国 |